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9篇 五色(1/4)

(女生文学 .xu.)????【题解】五色,系指面部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因文中主要阐述了通过观察面部五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故称为≈qu;五色≈qu;。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日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雷公日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日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1],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日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日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雷公日官五色奈何?黄帝日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提要】本段说明了颜面各部的名称,提出了五色主病的重要学术观点。

【注释】[1]王宫在于下极张介宾注≈qu;下极居两目之中,心之部也,心为君主,故日王宫≈qu;。

【白话解】雷公向黄帝问道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台垮曲油从日日皆幸事。黄帝回答说明堂就是鼻,阙就是两眉之间的部位,庭就是前额部,蕃就是两颊的外侧,蔽是耳前方的部位。以上所谈到的明堂、阙、庭、蕃、蔽这些部位的正常现象应该是端正、宽大、丰满,远离十步以后还能看得清楚。如果观察到某个人有以上的表现,他的寿命一定会达到一百岁。雷公问怎样辨别面部五官的表象呢?黄帝回答说鼻的正常表现应是鼻骨高起,端正而平直。五脏在面部的相应部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面部的中央。六腑在面部的相应部位,列于五脏部位的两旁。头面的情况反映在两眉之间和前额,心的情况反映在两目之间的下极。胸腹中的五脏安定平和,五脏真气所化生的五色,正常地反映到面部,不出现异常的色泽,鼻部的色泽也明润。所以辨别脏腑的情况,怎么能不辨别面部五官的表现呢!雷公问您能给我讲讲不从观察五官诊察疾病的情况吗?黄帝回答说五色在面部的表现,有其固定的位置。如果在某个部位出现色泽隐晦如陷骨中的,就必定是发生了疾病。如果五色出现在相乘的部位上,即子色出现在母位,即使病情很重也不会死亡。雷公问怎样通过观察五色来诊察疾病呢?黄帝回答说青色和黑色主痛,黄色和赤色主热,白色主寒,这就是通过观察五色变化来推断疾病的大概情况。

【原文】雷公日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日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提要】本段提出了色脉结合诊病的观点。

【白话解】雷公问怎样判断疾病是在逐渐加重,或是在减轻呢?黄帝回答说疾病在人体的表里内外都可以发生,对疾病进退的推断,不但要运用色诊,还要结合脉诊。切按病人的寸口脉,脉象滑、小、紧而沉,为阴邪侵入五脏,疾病逐渐加重。人迎脉大,紧而浮,为阳邪侵入六腑,疾病逐渐加重。寸口脉浮滑,五脏的阴邪逐渐消退,疾病一天一天减轻。人迎脉沉滑,六腑的阳邪逐渐消退,病情也一天一天好转。寸口脉沉滑,五脏的阴邪逐渐亢盛,疾病一天一天加重。人迎脉浮滑而盛大,六腑的阳邪逐渐亢盛,疾病也一天一天加重。如果人迎脉和寸脉的脉象浮沉、大小都一样,说明脏腑阳邪亢盛,疾病便难于治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内经 最新章节第49篇 五色,网址:https://wap.at55.net/80/80888/138.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