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6章 太子监国(二)

拓跋晃是拓跋焘的长子,于延和元年(公元42年)正月,被册立为太子。拓跋焘西征东战,命太子监国,留守京城,总理朝政。

司徒崔浩自恃才华和谋略深受拓跋焘的信任,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他曾经推荐冀州、定州、相州、幽州的士人数十人,开始任官就担任郡守。

太子拓跋晃提出责难,:“从前征招的士人,也都是州郡的才学之士,这些人担任现在的职务已经很久没有升迁,其辛劳还未得到报答,应当先让他们升任郡守、县令,而以刚刚推荐的新人接替他们空出的位置。郡县官员都是直接治理百姓的,应由长期任官而有经验的人担任。”

崔浩自恃三朝老臣,坚持自己的意见,与拓跋晃发生争执,最后仍然把他推荐的人分派到各郡县任职。

高允时任中书郎兼著作郎,知道这件事,对东宫博士管恬:“崔公恐怕要遭大祸了!他为了自己的权势,竟然与太子对抗,这怎么可以呢?”

后来,拓跋焘令崔浩担任秘书监,让他与高允等人共同撰写《国史》,并告诫:“务必据实而写。”

著作令闵湛(inzhan)、郗(xi)标,性情乖巧,惯于谄媚,深受崔浩的宠信。崔浩曾经注释《易经》、《论语》、《诗经》、《尚书》,闵湛、郗标上述朝廷:“马融、郑玄、王肃、贾逵以前所作的注解,都没有崔司徒的精确深刻。请陛下把国内流传的前人所注的书都予以封禁,而颁发崔浩的书本,供天下人学习之用。并请陛下命崔浩继续注释《礼记》、《左传》,使后学之士能够学到正确的知识。”

这拍马溜须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了!

投桃报李,崔浩也推荐闵湛、郗标,他们有著书立的才能,应参与《国史》的编纂。他俩又建议崔浩把他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用以显示作者秉笔直书的精神。

高允听到这个消息,对崔浩:“闵湛、郗标提出公开刻写《国史》,只要出一点差错,恐怕就给崔家带来万世的灾难,我们这些也无人幸免了!”

崔浩竟然采纳闵湛、郗标的意见,把《国史》刻到石碑上,竖立在平城南郊的祭天神坛东侧,方一百步。由于工程浩大,动用民工,石匠、书吏,三百万个劳动日才完成。

真引起了轰动效应。你想,谁屁股没有夹屎的时候,特别是皇家,争权夺嫡、尔虞我诈、**纵欲-----这属于国家高级秘密,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吗?再者,拓跋氏的家谱上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一旦戳穿,谁还对他们敬畏和崇拜,相信他们是天之骄子?!

崔浩记载的拓跋部先祖的身世经历,非常详尽真实。石碑排列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来往行人无不驻足观看,议论纷纷。别皇族王公,就是鲜卑平民无不气愤,认为他有意暴露皇家的罪恶。

拓跋焘勃然大怒,崔浩再受宠也不会被原谅了。他命令主管部门调查崔浩和秘书省其他官员的罪状。

;
本章已完成!

冯太后传奇 最新章节第26章 太子监国(二),网址:https://wap.at55.net/64/64918/2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舞倾城:绝世妖妃 帝少宠婚成瘾:宝贝,不许撩 抗战之血色战旗 血脉重生陆鸣陆瑶 农门团宠小娇娘 战锤40k之混沌暴君 隔壁的小书生 梁武帝的天下大同 战神无敌 忍界修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