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章 监国太子(一)(1/2)

拓跋焘一生信奉道教。当初,嵩山道士寇谦之修炼道法,师从张陵。自称曾经见过从天上降临人间的老子(道教的鼻祖,李耳)骑着青牛四处布道,他并受其命继承张陵的法统,担任天师。老子又传授给他辟谷(不禁饮食)、轻身(飞腾升空)的法术以及《科戒》二十卷,命他重振道教。

这牛皮吹得够大的了!

寇谦之他又遇到神仙李普,据是老子的玄孙。传授给他《图录真经》六十余卷,让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又交给寇谦之《天宫静伦之法》,其中数篇是李普自己撰写的。

稍微清醒的朋友,都会对这些吹嘘都会嗤之以鼻,如果真把这东西当做回事,不是被迷了心窍,就是另有所图。宗教往往成为统治者巩固自己地位,麻痹部众的工具。再我芸芸国民,如果不信奉点什么东西,真就像断了脊梁,迷蒙了眼睛,无法生活下去了。

寇谦之把这部书呈献给拓跋焘,朝廷上下都不肯相信,只有崔浩独自把寇谦之当做老师予以尊奉,随他学习法术。并且上书拓跋焘,称赞寇谦之:“我曾经听,圣明的君主接受天命,必有征兆。《河图》《洛书》都没有字,由虫兽背上的纹略显现。不像今天这样的人与神当面以手书写字,十分清晰,而且辞意深奥其妙,自古以来无以伦比,怎么可以因世俗的顾虑而忽略天神的旨意?我自己感到敬畏。”

笔者有必要给读者解释一下。河图、洛书,原载于《易·楚辞》:“河出图,洛出书。”河,黄河的专称;洛,洛水也。古代儒家迷信传:“在遥远的伏羲时代,有龙马从黄河里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二者都是天授神物。

白了,“河图”就是今天的“八卦”,“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

拓跋焘是绝顶聪明之人,马上明白能为我所用,立即派人携带玉、帛、猪牛羊去祭祀嵩山,并把在山上修炼的寇谦之的弟子都迎到平城,以崇拜天师、弘扬道法、宣告于天下。拓跋焘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兴筑五层道坛,供给一百二十名道士的衣服饮食,轻松地解决了道士们的吃饭问题。每月还设“厨会”,就是大锅饭,凡是来参与道场的信徒部众,都可免费就餐。这比济赈的粥棚好多了。中国历代都不缺少饥民,参加膳食者有数千人之众,场面蔚为大观。

人的信仰专一,才能做到虔诚。拓跋焘和崔浩都尊崇寇谦之,信奉他的道法,对佛教则非常厌恶。崔浩在拓跋焘面前经常抨击佛教的虚无怪诞,指责佛教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财产,应该予以铲除。

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九月,北魏民间流传着“灭魏者吴”的法,于是,卢水胡人(匈奴)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聚众起义,立即得到屠各、氐、羌等各部众的响应,起义队伍发展到十万人。

拓跋焘亲自带兵镇压,来到长安,顺便视察寺院。寺院的僧侣们请拓跋焘的侍从人员到住室饮酒,侍从人员发现里面存放许多的兵器。

本来,在那战乱年代,寺院备有武器用以护院也在情理之中。但在这特殊的时间出现就不大妙了。拓跋焘勃然大怒:这本不是寺庙和尚用的东西。他们一定和盖吴相互勾结,准备叛乱。”

于是,拓跋焘命令有关部门,逮捕寺内所有僧侣,全部诛杀。当没收寺院财产时,又发现酿酒的器具(古代因粮食紧缺,很多朝代是限制民间酿酒的)和州郡牧守及豪强大族委托寄存的财物数以万计。更为以外的是,竟在一间密室中藏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子。

崔浩借机建议拓跋焘诛杀天下的佛教僧侣,并焚毁佛经佛像。

拓跋焘一向对崔浩言听计从。于是先下令在长安城内诛杀僧侣,焚毁佛经佛像。然后下诏给留守平城的官员,通令全国,仿照长安的做法。诏令大意:“以前,后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太后传奇 最新章节第25章 监国太子(一),网址:https://wap.at55.net/64/64918/2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全能学霸 青莲之巅章节目录 兽世迷情:嫁个兽人好种田 缠绵悱恻,总裁的诱人妻 青芫世家txt下载书本网 安东侯府 超级战神 敢问穿向何方 一胎俩宝,老婆大人别想逃 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