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3/7)

医,碰到什么疑难杂症,也前去找他会诊。沈郎中说,人到天命之年,先天精气已消耗得差不多了,以致肾库虚竭。这时候如不注意后天保养,百病就会乘虚而入。这期间的保养,应以填精固元为本。沈郎中还说,新鲜鹿血最有补元功效。卑职于是就托人买了一只两岁的公鹿。”

王篆向来话多,别人说一句他说十句。张居正对他这毛病批评过多次,但他就是改不了。不过今天是闲聊,张居正也不计较,耐着性子听他啰唆完了,笑道:“你一个堂堂的四品巡城御史,牵着一头鹿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王篆挤眼一笑说:“卑职虑到这一层,让手下班头牵着鹿游街,我坐轿走另一条道儿来的,碰巧在胡同口碰上了。这头鹿血气正旺,一天割一碗血伤不着它。沈郎中嘱咐,鹿血要现割现喝最有疗效。因此,也只能把鹿牵到先生府上。割鹿血也有讲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活儿。我把那割鹿人带来了,辅台你看是不是现在就让他动手割血,您趁热喝上一碗?”

“今天就不喝了吧,”张居正耸耸鼻子闻了闻清风送来的莲香,惬意地说,“待会儿,我请你品饮焦坑密云龙。”

“密云龙?”王篆一惊,他久供京职,当然知道此茶的来历及身价,不由得拿舌头舔了舔嘴唇,神秘地问,“是皇上赐给先生的?”

王篆向来话多,别人说一句他说十句。张居正对他这毛病批评过多次,但他就是改不了。

张居正不置可否,转头看了看莲池那边葡萄架下的竹笕。接着问王篆:“我让你打听的事儿,可有消息?”

昨天张居正刚从天寿山回来,王篆就登门拜望,张居正心中惦记着那位在天寿山中突然冒出来的何心隐。便让王篆打探:这位何心隐还在不在北京,如果在北京又在干什么?王篆领了这道秘示,即刻就让手下一班档头办事四处打听。今日来学士府,正是要禀告所探到的一些消息。只是因为牵来了一头鹿,倒把正事儿搁置一边了,这会儿见张居正主动问及,他连忙答道:

“回辅台,这位何心隐还在北京。”

“啊,在哪里?”

“住在贡院大街的江西会馆。”

“他住在那里做些什么?”

“做什么,吹牛皮呗。”王篆极为轻蔑地一笑,摇着头说,“辅台,这位何心隐是位疯子。”

“你为何这样认为?”

“这个人仰慕王阳明的学说,主张万物一体,居然在江西吉安老家办起聚合堂,身理一族之政,凡婚丧赋役一应事体,合族必须通其有无。全族不但均贫富,连儿女婚姻也一概由他做主,弄到后来,县里官吏到他居住乡里催缴赋税,他带领族中蛮横子弟反抗,被县令下令逮捕关进大牢。后经地方缙绅出面担保才得以出狱。这样一来,家乡待不住了,他便云游四海,到处讲学。说来也怪,天底下竟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崇拜他的学说,跟着他跑。他现住在江西会馆里,每日里,那里就像开庙会,许多年轻士子都去朝拜他……”

说着说着,王篆打住了话头,他发现张居正一脸浅浅的笑意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他这才猛然记起,张居正曾说过何心隐是他的故友,王篆不禁后悔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忘了张居正和何心隐的这层关系。脑子一拐弯,话风立刻就变了:“辅台,下官方才所言,都是底下档头打听到的街言巷语,并不是卑职本人的看法。”

“你本人有什么看法?”张居正追问一句。

王篆斟酌一番,圆滑地答道:“与其说这位何先生是疯子,倒不如说他是狂人,李太白有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何先生也是以讥刺孔孟之道为能事,因此他是狂人。”

“你这是褒奖还是贬抑呢?”

“既非褒奖,也非贬抑,据实评论而已。”王篆说了句模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网址:https://wap.at55.net/196/196233/22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