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2/7)
小校寻了几只大缶装载泉水携带回来。到家的那天晚上,命人将这天寿山的泉水煮了一壶冲沏密云龙,与夫人一块儿品尝,却依然还有些许浊味。夫人失望地说:“这茶的声名那么大,怎么喝起来如此平常。”张居正回答:“密云龙乃茶中极品,这个不容置疑。为何我们冲沏两次,均无上味。看来还是不得沏茶要领,兴许这天寿山的泉水真的就不如玉泉山。”在一旁陪侍的游七听罢此话,回道:“老爷,依小人看来,天寿山的泉水肯定要比玉泉山的水好,至于这茶汤中的浊味,八成问题还出在那几只大缶上头。小人看过,那几只大缶都是新的,窑火气尚未退尽,再好的泉水盛在里头,都难免沾惹土气。”“唔,这话有理。”张居正频频点头,便命人去把那几缶泉水倒掉。游七又赶紧插话:“老爷,小人读闲书,记得古人有泉水去浊之法,只须架一竹笕,用沙过滤,泉水便复归于甘甜。”张居正听罢,遂命游七明日如法炮制。
现在站在竹笕旁,张居正躬身看了看滴入青花瓷盆的泉水,紧绷的脸色微微有些舒展。这时恰好有两只彩蝶追逐着飞入到葡萄架下,一直守候在竹笕旁边防止飞虫掉入盆内的一名侍女欲挥扇驱赶,张居正制止了她,说道:“彩蝶并非脏物,由它飞吧。”接着又对游七讲:“我看这瓷盆里的水够上一壶了,你命人拿去烧好再沏上一壶密云龙。记住,烧水要用松炭。松炭性温火慢,泉水煮得透些。”游七答应一声走了,张居正独自一人在花园中蹀躞漫步。
张大学士府中的这座花园,在京城士人中颇有一些名气。皆因这学士府的前任主人——那位致仕回了苏州老家的工部侍郎,本人就是一个造园的高手。五亩之园并不算大,却被老侍郎弄得“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循廊渡水,一步一景;景随人意,动静适宜。园子中几处假山,塑得巧,看去险。积拳石为山,而作为胶结物的盐卤和铁屑全部暗隐,这种浑然天成的苏派叠石技巧,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再说这花园正中是一个约有一亩见方的莲池,入口处是一丛假山,先入洞然后沿“山”中石级走过去,便有一道架设的曲折木桥可通莲池中央那座金碧辉煌的六角亭子。亭子入口处的两边楹柱上,挂了一副板书对联:“爽借秋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是高拱前一任首辅徐阶的手书。张居正觉得这对联意境甚好,加之徐阶又是他的恩师,所以保留下来不曾易换。原来的主人给这座亭子取了一个名字叫“挹爽亭”,张居正入住之后,更名为“雪荷亭”。取夏荷冬雪皆可于此赏玩之意。兴致来时,他就会请来二三友好,于月色空濛之夜,在这亭子里摆上几样酒菜,飞觞传盏,品花赋诗,享受一下赋闲文人的乐趣。
张居正此番来到亭子之前,他的书童先已来到,并搬来了一张藤椅。张居正坐上去,正欲吩咐书童去把那套《清波杂志》拿来这里阅读,忽听得前面客厅里传来喧哗之声。
“来了什么人?”张居正问书童。
书童也茫然不知,只得伸直脖子朝前面望去。只见得一位家人飞快跑过来,在莲池岸边对着亭子喊道:
“启禀老爷,巡城御史王大人求见,还给老爷送了一只比小马驹还大的梅花鹿来。”
“介东,你为何要送一只鹿来?”
命人把王篆喊到亭子里来坐定,张居正不解地问。王篆穿着夏布官服,浑身上下冒着热气。他约莫四十岁挂边,生得白白净净,窄额头,刀条脸,浅浅的眼眶里,一双微微有些发黄的眼珠子总是滴溜溜转个不停。这会儿见张居正拿话问他,便收了正在摇着的黑骨撒扇,说道:“卑职昨日来看望,听辅台说两腿发软,而且脸色也不大好。卑职就想这是因为辅台前些时心忧国事,操劳过度,身体伤了元气,中暑只是一个诱因。我便问了京东大药房的沈郎中,这个人医术可了不得,太医院一帮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网址:https://wap.at55.net/196/196233/2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