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爵帅的话(1/3)
b; 关卓凡放缓了语气,说道:“这件事情,不是你们想象得那么难。办这件‘工程’,要害不在‘有力’,而在‘有心’。除了留出专门的时段,请专人教授,有很多方法,可以学习识字,甚至,行军的时候,也是可以的。”
他轻啜了一口茶,说道:“比如,走在前面的士兵,在背囊上贴一张大字,后面的士兵不就可以‘念书’了吗?”
爵帅此议,大伙儿颇觉匪夷所思,可是……似乎也是可行的。
关卓凡说道:“我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各位,还是刚刚那句话——办这件‘工程’,要害不在‘有力’,而在‘有心’。只要‘有心’,自然可以生发出很多有用的点子。”
他顿了一顿,说道:“这是‘善政”,说句庸俗点的话,是‘积功德’的事情。你们想想,士兵们学会了识字,他们和他们家里的人,不都要感谢你们一辈子?”
这倒是实在话,将领们听得心里面热烘烘的。
关卓凡说道:“这件‘工程’,要由军团长主办——华远诚,我不是叫你做师傅,是叫你‘办工程’。还有,我信任,你会成为士兵们的最好的榜样。”
将领们都笑了起来。
关卓凡郑重说道:“这个‘课本’,我会亲身参与编写。”
将领们都微微动容,爵帅是真的器重这件“工程”,大伙儿真正要拿出吃奶的气力了!
关卓凡确实是器重“扫盲工程”,但他亲身参与编写教材。却另有不能宣之于口的深意。
关卓凡要借助“扫盲工程”,完成对轩军的“再教导”。说的刺耳一点,就是“洗脑”——要叫轩军高低,以关卓凡所思、所想,往思、往想,终极使他对轩军的把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移替。
大多数的文盲,对文字和书籍,有自然的敬畏。他们的潜意识中,多认为油印在纸面上的文字,就是“道理”,就是对的。因此。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吸收教材所扬,反对教材所弃。
这是一个向士兵们灌输“正确思想”的尽好机会。
这些“正确思想”,重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就基础的国家、民族意识,建立为国家、民族战斗的觉悟。
这个“国家”,是“中国”。
教材中少不了的五个字:
“我是中国人”。
当然。还得加一句,“我是大清人”。然后要解释,咱们中国。好几千年了,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国号,生在大唐,即是“我是大唐人”,生在大清,即是“我是大清人”。
这样。这个教材,既奉“大清”为正朔,就不致有什么大的关碍。
这个“民族”,是“华夏族”。
汉人、满人,都是“华夏族”。
这个话,信任朝廷也是爱听的。
第二,淡化“忠君”概念,造就国民意识。
切进点是,“我等军饷子药吃用,皆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就是说,拿了老百姓的钱,就要替老百姓做事;假如拿了人家的钱,不替人家做事,反过来还骚扰掳掠人家,那还能叫人吗?
第三,灌输“改革”意识。“旧的不往,新的不来”,还有,“扫帚不到,灰尘不会主动跑掉”。
第四,开眼看世界。“人家的东西,只要是好的,咱们就要用。”
第五,“新政好”。没有新政,中国就不能富强;没有新政,就没有轩军远高同侪的军饷,甚至就没有轩军。所以,凡我轩军,皆要为新政“保驾护航”。
第六,军人以屈服命令为天职。
第七,造就对关卓凡个人的虔诚。
实在,关卓凡兜来转往,根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清 最新章节第七十四章 爵帅的话,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14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