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4/6)

然而,因黎元洪的复登大总统位,本来就是被直系捧上去的,众人并不拥戴。现在,直系又将他一脚踢开了,大家都觉得这是活该;因此,谁也没有理会他。黎元洪这才自觉没趣,不再有甚奢望了。

此后,黎元洪在天津隐居下来当寓公了;从此,退出政坛而致力于实业。

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黎元洪病逝于天津;从而,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曾经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的传奇人物,结束了他那难算伟业却不逊风光的一生。此是后话,顺提不赘笔。

且,就在黎元洪被迫下台之时,中国**又在广州召开了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中*共*三大”。

此时,与“中*共*二大”时隔仅十一个月;之所以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再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的是贯彻落实“西湖会议”精神。

原来,自从“西湖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率先加入了国民党。然而,**内有许多人对于这种作法甚是存疑。

而张国焘等人因当时的工人运动正处于**,则太过自信地认为**能够**领导中国革命,也就对国*共合作持怀疑与反对态度,并且认为马林与陈独秀的这个主张是右倾。因此,中*共*中央在“西湖会议”上做出的《决议》没能得到全党的支持与有效的执行,国*共合作问题实际上没有真正解决。

但不久,京汉铁路上的“二·七惨案”,给张国焘等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由**领导的工人运动开始遇到了诸多困难。由此,中*共*中央觉到了自身力量的不足;认识到,仅有一股革命热情而无实力,难以与有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军阀抗衡;因此,复又认识了,应与国民党合作,以推动发展国民革命运动。

且不久前,马林从莫斯科带来了共产国际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二日通过的《关于中国**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中指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合作是必要的。”因此,中*共*中央加快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步伐;为统一全党思想与行动,遂决定再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此时,广州又在孙中山的掌控中了。于是,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后街三十一号内召开。

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毛*泽*东、瞿秋白等三十二人,代表全国四百多名**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并传达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决议》。

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委会”作报告。

代表们就**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后,决定接受并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张国焘等人的左倾观点,在“中*共*三大”上受到了批评;不过,马林提出的“一切工作到国民党去”却也遭到了反对。结果,代表们只同意“**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一致认为“**应保持自己的**性”,并将其写入了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明确指出了:“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的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政府名为**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者之手。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部分,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同时,又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111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