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3/6)

,六月六日的国务会议上,内务总长高凌霨率先发难,指称:“近日,总统未经内阁,直接任命北京军警督察长,此乃专权独断;既然如此,还要我等何用?”

高凌霨话音刚落,财政总长张英华与交通总长吴毓麟即振振有词地附和道:“我等受国人重托,各司其职;而今,总统揽权违法,为国人所不齿;各位当举大义而弃私,为护法而在所不惜。今法统遭践踏,内阁被虚置;不若闭阁,以谢国人。”

接着,高凌霨取出早已拟就了的一则《告》,要张绍曾签发。

张绍曾迅速浏览一遍,原来是要他宣告“内阁总辞”,方知这是一出有人指使、早已预谋好了的迫宫戏。

张绍曾十分气恼,本想严词斥责戳穿其伪言或甩袖而去不予理睬;但转而想,保定派身后有曹锟撑腰,今日之事是早有预谋且来势汹汹;自己若是不依从,他们岂肯善罢甘休?而曹锟现在是实权在握党徒众多,自己虽是阁揆却是徒有虚名,胳膊肘怎能扭得过大腿?他要迫你走,自己还能留多久?再,自己想做的事,看来也已渺茫难就;如此局势下,又何必恋栈呢?不若就此放手,任由他们去罢。

张绍曾想到此,仰面长叹一声;然后,心情沉重地在那则《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而,宣告“内阁总辞”了。

就这样,张绍曾在任也不到半年,就一事无成地悄然下台了;当晚,张绍曾离京赴津寓居,从此淡出政坛。

张绍曾离职、内阁总辞后,黎元洪自感如履薄冰岌岌可危了。

果然,保定派轰走张绍曾后,即把矛头掉转冲着黎元洪来了。

第二天,即有数百名军警以“内阁总辞了,无人管饷”为由,闯入总统府直接来向黎元洪要饷;黎元洪见势不妙,赶紧避往位于东厂胡同的私邸中。

但接着,保定派雇用了一大批人组成一支所谓的公民团,在北京城内游行演,指责“内阁总辞,政府瘫痪,皆因大总统无能所致”,竭力敦促黎元洪让贤,以拯治危局。

此时,军警却因要饷无着开始罢岗,北京城内顿时呈现一片无政府的混乱状态。

黎元洪躲在私邸中不敢出,赶紧致电在保定的曹锟,请他出面整治时局。

然而,黎元洪的告急电发出后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黎元洪这才意识到了,看来这一切正是曹锟与吴佩孚在幕后操纵所致,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逼迫他走人。

至此,黎元洪已是心灰意冷了。

但是,黎元洪不甘心就此下台;这一次,黎菩萨一反常态倒是显得坚强了许多,觉得自己绝不做徐世昌第二,既是依法而来须得依法而去,岂可稀里糊涂的让人赶走?然而,眼看北京的局势日渐恶化,黎元洪已感到处境险恶不宜再在北京待下去了,遂决定去往天津避险后再作理会。

于是,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下午,黎元洪在美籍总统府顾问福开森、辛博森及总统府侍卫长唐仲寅、秘书刘锺秀等人的陪护下,乘车离开北京去往天津。

离京前,黎元洪仍以大总统的名义下达了农商总长李根源兼署国务总理等几道命令;并将大总统印玺交由他那在北京法国医院中养病的夫人危绣好生保管,以备后用。

然而,黎元洪的专车刚出北京站,就被曹锟派遣的直隶省长王承斌中途截阻了,王承斌逼迫黎元洪必须交出大总统印玺并发表辞职《通电》后方能走人。

至此,黎元洪几近绝望了,被逼无奈之下,只得通知其尚在北京的夫人交出印玺;同时,《通电》宣布“辞去大总统职”。

远在保定的曹锟见一切如愿了,这才通知王承斌给黎元洪放行。

黎元洪到天津后,曾希图与各方反直系力量联合,以组织一个反直大联盟;并欲南下上海,另组一个政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111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