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卷第七章 参谋(1/3)

七月一开始,李岱就在部队里面推行了新的“参谋官制度”这参谋官制度都被南山军的士兵叫做“参军制度”,久而久之,这参谋就又变成了参军,其实李岱提出的参谋官制度和现代的参谋制度完全是两回事。

所谓参谋制度是是德国军队中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的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在战斗部队之上设立职业的参谋本部,以大量职业参谋军官的团体协作来取代主将个人的谋算,是近现代军队和古代军队的又一重要区别。

与古代军队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制度下,参谋军官的权力得到了明确,其职责得到了细化。就是这么一点区别,将传统意义上的谋士和策士转变为了职业军事参谋。让军务便得更加专业、更加细致,能够提供给主将的参考信息更加完善和丰富。同时,参谋们还将大量重复性、日常性、规律性的军队行为从主将的身上剥离下来,在理顺了军队繁琐而纷乱的事务同时,让主将能够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决策和权衡中,极大提高了军队的整体效率,让部队更有战斗力。

这是后世德国军队纵横欧洲击败包括奥地利帝国、法兰西帝国等强大帝国称霸欧洲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无疑是非常先进的军事制度。

但是李岱却不打算实行这个制度,因为参谋制度尤其是总参谋部制度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信息的及时搜集传递上来,没有充分的信息,参谋总部的工作就完全变成了想象中的纸上谈兵,脱离了实际。二是需要军令的及时传递,否则再好的计划没有几十下达作战部队那都只能存在在纸面上。而信息的上传和下达就要求有非常快捷的信息交流通道。近代的德国普鲁士参谋是靠无线电普及情况一才能产生最大威力,而李岱显然没有这么快捷的信息交流方法,也做不到那种近代德国部队全面搜集信息的能力水平。所以李岱建立的这个参谋官制度完全就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参谋制度。

根据新的制度规定:南山军另设参谋总部,有参谋十人,郭开道任总参谋长原丙队队正郑敏中任步兵左营参谋,骑兵右营参谋长是李岱的学生,原来第一批练兵时的班长之一许泰龄。

所有参谋的升迁完全独立于军队,由郭开道负责管理,同各个部队的上下军官没有直属关系。

左右营下面目前的七个都都设都参谋,作为都正的二把手。在都下面每一队都设队参谋一名,有二十多人升任队参谋。同理队参谋的品节比部队主官队正低半级,是各个队的二把手。

以后各队什、伍军官的任命,由各个什、伍自行推选三个人选,经过队正审核后选出一人提出任命申请,而这些提起任命的什、伍军官的审核和批复由队参谋负责,不通过审核的任命将无效,发回重审;

同时队内的军法条例的实际执行由参谋负责,参谋有权力处罚违反军法的人员,有不同意见可以向上一级都内参谋处申诉;

第三就是参谋负责日常对官兵进行纪律教育和文化教育;第四就是对自己所辖的军士记档,随时查阅。

这其实就是政委制度的变种,核心思想就是当年立国的红军实行的所谓“支部建在连上”的办法。当年红军用这个办法很好地统一了思想、加强了管理、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服从性。把一批批原来还是文盲的新兵变成了合格的现代国家军队的战士。李岱是很欣赏和崇拜当年那支敢用脚量出两万五千里道路的铁血军队的。

所以虽然有点一知半解,李岱还是毫不犹豫的使用了这个办法来加强他对南山军的控制和教育。

这个办法说白了,就是队正负责下面人员的升迁和奖赏,参谋负责贬谪和处罚;队正负责军士训练,参谋负责文化和思想教育;队伍的人事升谪的权力就由参谋和主官共同分享,而队伍的后勤则完全独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鼎宋周 最新章节第四卷第七章 参谋,网址:https://wap.at55.net/97/97892/7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乡村风流一刀 先驱炼金师 正义圣光系统 白骨道宫 成为无限领域最萌的崽 老千生涯 灵异档案 叶伏天秦伊 重生八零:反派大佬她成了万人迷 体感三国战纪之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