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第十五章 学堂(1/3)

这是李岱打算实现他的理想的第一步,他并没有着急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之类的,因为首先,这样做如果动静大了容易引起周边势力的警觉,如果规模太小很容易被周边的势力吞掉为他人做嫁衣。

但是教书就不一样,首先教书是一件能够引起大家好感的事情,哪怕在五代十国,识字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免费教孩子识字几乎没人会拒绝;其次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李岱的思想——是的,李岱打算使用洗脑大法了!现在李岱身体的年纪看起来也不过十八九岁,他还等得起,找一些十多岁的正在行成世界观的孩子,灌输国家的概念,集体的思想再加上系统的数理化知识的教育,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进而更紧密的团结到他李岱周围来,而通过这样不断的教育,李岱可以逐渐组成他自己的独特团体,

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以这个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人生理念,最终会行程一个崭新的政治团体为核心很快就可以拉起一支队伍来,这样的团体的团结性也是远远超过别人的。另外还有一点,李岱还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自己失败死掉,这些知识至少可以流传下来,宋朝虽然软弱但是还算是开放,也许知识能够让中华民族避免一些发生在未来的惨剧吧!

办学堂教孩子念书的事情进行的意外的顺利,首先杨狗子他爹老汉杨行田就很支持。在杨行田看来,李东岳是有大气运的人,在听杨狗子描述过那个高台的奇怪之处后,杨行田已经有点把李岱当半仙了,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李岱教孩子读书认字那将来是不是能学到李东岳那些奇怪的本事?

第二点,这世道虽然武人当政近百年了,但是杨老汉总觉得世道要变。孩子认字总不是坏事,以前想学花钱请先生也没有啊,现在有个现成的先生,哪怕就把狗子听过的三国和三十六计的故事学了那也是能长见识的好事!

第三点,最近几年人祸不断,但是天灾却不算多,庄稼收成好,这时令种地也不忙,孩子们闲着到处野着闯祸,有人看着是好事。

第四点,李岱给粮食!

最后,老汉也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李东岳的成色,多一些人接触总多了解一点。

于是杨行田大力支持,老杨家支持那杨氏宗族就都支持,杨氏宗族支持那么杨坎子村其他四个姓的也都支持。最后五百多户的杨坎子村,足足有七十多个孩子要跟在李岱学习。

远处的一条叫做明堂川大河从正北方的沟壑之间穿过长城流经这里又缓缓流走,最后会在银州县城附近和从西面夏州方向奔腾而来的无定河汇合折向东南,途径银州绥德最后汇入黄河。这片土地北可达长城,西可顺无定河直抵夏州,顺河而下过绥德到延州最后进入关内平原也是方便,可以说中原得之,则党项向东向南发展的势头顿挫,党项得之,则南方的延州就要直面党项铁骑的刀锋。

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北宋和西夏在这附近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修建了无数的寨堡,将来事关西夏北宋两个大国国运的罗兀城也将在东面不远处修建而成。

现在,党项控制着这里到南面的银、绥二州,但是由于后周朝廷新立,这里又十分遥远,所以中央朝廷暂时还是羁縻为主,而党项兵不满万,户口不到十万,占有四州之地,虽然在西北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但是对于后汉朝廷来说,党项还是边患而已,只要表面上还大体表示对中央的恭敬,根本没有多少人关注定难军这个小小的势力。而党项定难军也不会想到,在这片河谷中,会出现一个李岱这样的人。

李岱用自己积攒的几两银子,又拿出百十斤米面作为酬劳,请乡亲们帮忙在高台后面修了五间大草房,窗户开的很大,也不要窗纸,仅为了避雨而已。草屋和高台之间的场地正好可以用做操场,后面小南山那面的那些谷地是无主之地,地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鼎宋周 最新章节第二卷第十五章 学堂,网址:https://wap.at55.net/97/97892/4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最强佣兵 美女总裁的无敌仙医 绝品灵仙 辣娘子 大道之外 青莲之巅章节目录 豪门赘婿程然白槿兮 绝对暴力 快穿之洪福齐天 闪婚甜妻:高冷老公,陪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