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第一次抢劫(1/2)

这个时代的村庄都很穷,掠夺不了多少财富,这点公孙康是有心理准备的。掠夺的目的是为了练兵,同时减少高句丽的人口,削弱高句丽的战争实力。

高句丽不是游牧民族,他们也是靠种田、打猎、扑鱼生活的。

目前高句丽还是部落制,没有实行中央集权。正好可以分化打击,而不会面对高句丽全国的反击力量。

公孙康和柳毅领着50个家丁,带着干粮和水,开始向高句丽方向行去。其中第一天就遇到了尴尬的事情:没有带帐篷,也没有带麻毯。晚上大家只能露营。

公孙康看着柳毅一言不发,意思是:行军需要带什么,我年轻不知道,你当兵多年会不懂?

方脸庞,一脸正气的柳毅被看得老脸通红。“那什么……大侄子。家主让我不要提醒你任何事情,除非你主动问我。”

“我父亲是不是还说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会印象深刻?”公孙康立即反应过来。

“对,对,家主就是这个意思。”柳毅连忙点头。

公孙康真是无语了,这2个为老不尊的家伙。

露营也是有讲究的,不能着凉。这个年代,医学极其不发达,任何小伤小病都可能导致不治身亡。

公孙康命人点着篝火,把地面烤干后,铺些干草再睡,身上也要盖些干草。四周的篝火晚上不能熄灭。每晚派4个人分别值夜。2个人值上半夜,2个人值下半夜。同时看管篝火。

行军时,派3个人提前到前面打探。如果没有异常,隔2里就在路边插一个2米长的去皮木棍做为记号;如果有异常,就跑回来报告。

经过了二天的行军,2匹马50人来到了高句丽边境上的一个小村庄附近。

村庄周围是绿油油的麦田,一小块一小块的,长势喜人。公孙康开心的对贾义说:“记得提醒我,夏天的时候,我们要带人过来收麦。”

骑马的2个人是公孙康和柳毅。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上下平等的思想,公孙康也就不需要再写篇:《论绝对平等》的文章,说明一下当官的骑马是工作需要。

至于人人平等,其实是很扯淡的一句话。人类历史上什么时间平等过?你和你的老板平等过?你和你的领导平等过?超级大国和第三世界平等过?从来只有相对的平等,从来没有绝对的平等。

从村庄二里外远远望去,都是茅草房。破旧,衰败。

村里的村民进进出出,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毕竟一向以来都是他们抢汉人,从来没有汉人敢来高句丽抢劫他们。也可能是汉人儒家教育的好:抢劫是强盗作风,是不好的事情,是不仁义的,是君子所不为的事情。

柳毅打了几个手势。每2伍十人,由什长率领着迂回到村庄的四面。还剩下十人留在公孙康的身边。这是事先说好的战术。

等部曲都就位后,公孙康拔出腰刀,举起高喊:“杀进去!“

号兵吹响牛角,村庄周围都可以听到,这是进攻的号角。

部曲们没有快跑,而是分二排、平端长矛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这是为了节省体力。这些细节,公孙康事先能够想到的都提前和大家说了。更多更详细的,需要抢劫几次后再来总结。公孙康准备搞个抢劫条例和细则,来规范和推广抢劫。

这是他前世学习经济管理学的收获。每项事物都做出一个条例和细则,公司内的新人就可以很快上手,统一规范。

村庄里面的锣当当的敲起来,同时有人喊:汉人杀来了。

彪悍的高句丽人实行部落制,平时务农,抢劫汉人时每个村庄都要出一些青壮去集合当兵,也有老人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他们的生活用品一大部分都是家中成年男子抢劫汉人得来的。

所以村人听到汉人杀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公孙康 最新章节第四章 第一次抢劫,网址:https://wap.at55.net/96/96245/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