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大发一笔(1/2)

在逃出城的人群中,大王子拔奇竟然带着一万多名部族也出城投降了。这让公孙康很为难,杀还是不杀?

拔奇显得没心没肺,他跑到公孙康面前,一个劲的表示自己的崇拜:“我早就听说冠军侯的大名了!我一直向往见到您,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一直在模仿您,希望以后能够得到您的亲自教导。”

得,这货还是公孙康的一个狂热粉丝!

公孙康无奈,只能笑脸应对:“拔奇呀,你能够帮我找到美姬的家人吗?”

“美姬的家人,我全都带出来了。”拔奇兴奋的说:“我早就想到美姬会得到您的宠爱的!”这货真是坦率的惊人。

公孙康终于看到了美姬的妹妹智姬,果然是美艳惊人。只是年纪小一些,大约才16岁左右。公孙康表示年纪小点没有关系,16岁已经可以进行成人的教育了。

高句丽王伯固和二王子涓奴加则是带着二万多骑兵,从东城跑出去,果然向东南方的沃沮人部落逃去。

等了一天一夜,大火熄灭后,辽东士兵才开始进入丸都城,搜索战利品。

虽然大火烧坏了大量财物,但金银铜铁是烧不坏的,最多是烧成了一大团。而高句丽人的地窖和王宫里面,还是可以找到很多财物的。

十万士兵一起打扫完战场,战利品人人有份之后,公孙康命令赵云、于禁,带着他们所属的部属去追击高句丽王伯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同时收纳俘虏沿途的高句丽部落。嘱咐他们不要和扶余骑兵冲突,谁先得到俘虏,就归谁所有。

公孙康是有意的拖延了二天时间,想让伯固和扶余骑兵相遇,二败具伤。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公孙康派赵云、于禁出发的时候,对他们说了这半句诗。

赵云、于禁琢磨了半天,心里痒痒的,都想知道全诗是什么。于禁不好意思说,赵云是自家人,实在亲戚。就开口问道:“主公,云想知道全诗是什么?”

“全诗嘛”公孙康沉吟着,他随口说出的这一句是最应景的。全诗就需要修改了。

“全诗是这样的”公孙康出口成章,周围的谋士们和将官们也都静静的洗耳恭听。

丸都风雨起苍黄,

十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于是,这首雄伟的有帝王风范的诗,伴随着公孙康征服高句丽王国的丰功伟业一起传遍了天下!

话说毛爷爷的诗句都是帝王才能写的,如果不是帝王或者帝王预备役的,写出这样的诗句,那就是杀头之罪了。很多士人也从公孙康抄袭过的什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之类的诗句中,看出了这小子的不臣之心。

但也有很多文人墨客、豪门世家暗暗对公孙康心折,心想:或许换掉了懦弱的刘家天下,变成雄伟豪迈、英雄无匹的公孙家天下,对汉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在世家眼里,王朝只是他们的代理人罢了。

至于曹操,面对公孙康的丰功伟业,和雄浑瑰丽的诗句,也实在不好意思再说出什么: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这样的话了。

公孙康同时派太史慈去搬迁东北方向的高句丽百姓。扶余骑兵只是掠夺了他们,人口没有要。现在让贾义配合太史慈。把这些人口全部俘虏,运回辽东挖矿!

公孙康这是彻底的把高句丽人口消灭光!不留下任何隐患!

在撤退的时候,公孙康派人挖了高句丽历代国王的陵墓。

古人都讲究厚葬,陪葬的有金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公孙康 最新章节第十二章 大发一笔,网址:https://wap.at55.net/96/96245/138.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