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这祸害终于离开东江了(下)(2/3)

崇焕真的派人暗杀王启年,怎么办?”



这句话也只是心里说说,却没敢说出口,只能自己安慰自己道:“事情不会这么巧吧!”。



可惜事情就是这么巧,前后脚之差,当建奴细作把王启年离开老窝的消息传回到盛京的时候。辽东的细作也同时把消息传回了宁远。



宁远城内,恨王启年入骨的袁崇焕紧急召了徐敷过来,吩咐道:“根据细作来报,王启年终于离开了老巢,前往京师而去。你速速在军中挑选数十蒙古死士,亲自带领前往。在去京师的路上劫杀王启年,取其首级。然后再在附近洗劫一家村庄,把劫杀的罪名栽赃到蒙古人头上去。”



徐敷依言领命而去,挑选死士,前往天津,挑选险要地形,埋伏下来等着王启年的到来。



这王启年也该引以为豪了,孤身一人便能引动两大势力做出这么大的动作。可惜,这一切,王启年却不知道。



却说王启年离开了皮岛,沿海路往大明京师而来。当时没有卫星,也没有天气预报,台风之类的事情没法事先知道。因此再坚固的海船,轻易也不敢往海中心去,只敢沿海岸线航行。这样倘若碰到台风还有逃命机会,如果在海中心碰到台风,那就死定了。



因此东江往京师必须绕一大圈,先沿海岸经旅顺、双岛等地向南,到达山东的蓬莱附近,然后再沿海岸线北上,在天津登陆。最后改为陆路进京师。



从皮岛出发,在海上航行了好几天,刚刚经过旅顺口,还没到山东蓬莱呢。王起年便被毛文龙紧急派出的杨存孝追上了。



杨存孝登船见到王启年,也来不及行礼了,直接开口道:“先生,这下麻烦了,帮咱们出售海盐的江南士族送来紧急消息,皇上打算把东江的屯田和海盐都收归朝廷所有。咱们好不容易才吃上饱饭,眼下又要饿肚子了。大帅这两天愁的饭都吃不下去,嘱咐学生赶紧来向老师请教。这里便是大帅给先生的信。”说完,递过了一封信。



王启年接过信,拆开看了起来。



以往大明的食盐都由淮扬的盐商把持,盐商特别抱团,每年都是大把银子砸了下去,在朝廷各部之中都有自己的靠山,因此地位一直稳如泰山。



江南其它士族虽说势力也不弱,也一直眼馋这块肥肉。可惜淮扬盐商护食厉害,一直夺不到手里来。自从皮岛开始出售海盐后,这些江南士族们终于有了染指这块肥肉的机会。每天五百石海盐,一月便是一万五千石,运送到大明内地,起码也有五十万两的利润。有如此大的利润驱动,江南士族们纷纷上了江东的贼船。倘若朝廷真的把海盐收回去,最终只会便宜了那群淮扬盐商。东江虽然有损失,可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江南士族们自然会一起来维护海盐的利益。



江南士族们手眼通天,几百年经营下来,到处都有眼线。崇祯皇帝和前首辅成基命在皇宫顶牛之事,和周廷儒温体仁等人商议抢夺东江海盐之事。第二天消息便从宫里传了出来。这些江南士族家中往往都有人在朝廷做官,闻听家族利益即将要受损,自然大急。可惜海盐是东江的,东江是朝廷的,朝廷自己的营生自己收回去,谁也不能说什么。眼下能做的,便是赶紧把消息通知东江,让毛文龙早点想办法,早点应对。



王启年看完信后,对杨存孝开口道:“你回去后转告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定天下之扶明 最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这祸害终于离开东江了(下),网址:https://wap.at55.net/94/94354/8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