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还是一窟成(2/3)

情,杨举人此时正意气风发呢,迫切的想找个人分享下。老管家杨安几十年下来,嘴巴一向很紧,自然是分享的不二人选。何况还有重要事情吩咐杨安做,杨举人便招呼杨安一起来到房。



二人一前一后进入房,杨举人坐下,杨安自然站在一边伺候。 杨举人先开口了:"杨安哪,你可知道老夫为何闭关了三天?”



杨安在一边老老实实地回答:“回老爷,老奴不知。”



杨举人递过了杨存孝的信,杨安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半晌之后,问道:“老爷可是想通了王先生的布局?”



杨举人得意地说道:“老夫想了整整三天,终于想通了。这王大人果然是天纵英才,布局有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倘若不是其在咱们杨家庄时发生的怪异之事,老夫还真不敢往这方面想。”



杨安问道:“老爷所说的怪异之事,可是指炎龙坠地之事和星君之事?”



杨举人回答道:“正是此事,看来王大人果然是天命所归。老夫一直以为他前去辽东只是为了处理那一百万贯假钱。没想到他老早就在谋划天下了。眼见着他在东江东搞一下,西搞一下,根本看不出章法来,却三两下把苟延残喘的东江弄得生龙活虎。做下许多大事,却不爱钱,也不做官,大家都搞不明白他的目的何在。直到此次接到信,看到提示,老夫这才想通,他这是志在天下啊,以大明江山为货物,辽西走廊为秤杆,东江为秤砣,而他自己则是那根系秤砣的绳子。可谓把四两拨千斤运用到极致。”



杨安问道:“老爷,老奴鲁钝,不知道这和大明江山却有何相关?”



杨举人哈哈大笑,回答道:“你这还看不明白。王大人只要掌握了秤砣,大明的乱或治便在他一念之间。等到时机一到,只要他把绳子一松,东江必乱;东江一乱,辽东的袁督师可压不住建奴,建奴必兴;大明眼下内忧外患,今年崇祯皇帝开始征收辽饷后,西北等地,民乱四起。咱们山东虽然还算富裕,但是也人心思动了。有王大人和东江压着建奴,朝廷还能抽出手来应付内乱,一旦王大人一放手,建奴必兴,建奴既兴,大明必乱。王大人掌握了东江,便掌握了天时。只是眼前势力弱小,故而容忍不发而已。以王大人之才,假以时日,一旦积累实力,鼓荡天下不过反覆手而已。”



杨安问道:“老爷,小心使得万年船,此事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切莫上船太早啊。”



杨举人苦笑这说道:“以前发生的怪事,老夫只是怀疑而已。眼下看了王大人布局的手段,这下实打实的相信了,这一把,赌得过。而且关键是此事由不得我们啊,王大人吩咐存孝来信询问,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在逼老夫表态了。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老夫只有三子,其中两个已经在他手上了。若说是上船,老早就上了他的贼船了。杨安,你清点下家里的资产田地人丁,登记成册。老夫得亲自跑一趟皮岛,向王大人表明效忠之意才行。”



既然家主已经下定了决心,自己肯定得陪着一条路走到黑。杨安想了想,便开口问道:“此事要不要通知三位公子?”



杨举人说道:“暂时不用,他们都还年轻,缺乏城府,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其祸不小。眼下,只要吩咐他们用心替王大人办事即可。等该他们知道的时候,老夫自然会让他们知道。”



眼下正是夏季,盛行南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定天下之扶明 最新章节第七十三章 还是一窟成,网址:https://wap.at55.net/94/94354/7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