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狡兔三窟之一窟成(2/3)
更不会在他身上下注。>
>
以往东江只有人参貂皮等产出,海商们也把这边当成平常的货物购买点,一年派船过来跑一趟买卖就完了。派出的人员基本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能派一个大掌柜过来,就是算给了东江天大的面子了。士族的家主、直系前来?拜托,你只是个武夫而已,咱们文人怎么能放低身份来和你打交道呢。>
>
帮助东江扭转形势的同时,王启年也有很大的收获。随着东江形势的扭转, 各地的士族便也开始关注起东江来。这边有钱,有粮,有兵,搞好了是封王之资,搞不好也能出个李成梁,很值得赌一把。>
>
本来还在自重身份,需不需要折节去讨好一个武夫。听说岛上有个举人出身王启年,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在岛上也是一言九鼎。前段时间还名动天下,建奴皇太极都亲口证实过的。既然是文人,又是名士,自然算的上同类。于是纷纷派遣直系子侄前来皮岛,名义上是买盐或者租地。实际上是想和王启年结交。好在东江将来的利益中谋取一席之地。>
>
对此,王启年心知肚明,何况此事正中下怀。这些天来,毛文龙躲在府上继续装伤享受;陈继盛辛辛苦苦四处巡视;杨存孝整天泡在酒楼上,和各地来的商人饮酒作乐谈生意;杨存仁命苦,带着人在东江各岛、辽南等地来回跑,安排民屯、商屯之事;王启年则日日陪着这些士族子侄应酬,诗酒唱和,刻意结交。几个月下来,王启年私下和许多人结成了同盟,拜把子的就有好几个,终于成功的编制出自己的第一张关系。>
>
这段时间,杨存孝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手握紧俏商海盐。身边围绕着大堆的海商,日日饮酒作乐,人人环绕奉承。这才叫人生啊,比窝在家里死读诗强多了。这一切,都是拜先生所赐啊,可惜海盐数量太少,要是再弄几个岛晒盐就好了。>
>
这一天,杨存孝又来找王启年,行过礼后,开口说道:“先生,岛上的海盐供不应求,眼下的产出已经被订购一空,很多海商都排到两个月后去了。反正岛上人手足够,咱们要不要再选一个岛屿,继续晒盐?”>
>
王启年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杨存孝,却不说话。>
>
杨存孝想了半天,自己这话没问题啊,先生为何用这种眼神看我。肯定自己这话哪里错了,便低头请教。>
>
王启年看了看周围没人,便让杨存孝去把门关上,确定无人偷听后,便开口说道:”存孝你观大帅此人如何?”>
>
杨存孝心里激动起来了,老师这是要和自己说机密了,想了想回答道:“大帅此人天纵英才,打仗是把好手,内政方面,却稍有欠缺。”>
>
王启年开口道:“三国志存孝看过吧,里面曹操的一段话‘吾待温侯,如养鹰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你自己好好揣摩下。”>
>
杨存孝想了想,接口说道:“先生可是担心东江粮饷能全部自给后,尾大不掉。立地为王?”>
>
王启年回答道:“为师确实这个意思在里面。人心是不会满足的,才免饥寒便思富贵,才有富贵便思权位。东江眼下有钱、有粮、有人,即使大帅对朝廷忠心耿耿,也免不了底下人有其它想法。所以咱们只能让其饱,却不能让其富。何况为师的这几个月的举动,本身就是在布一个天大的局,背后另有深意。回去后仔细想想,如果有一天想透了,随时随地来找为师,为师有一桩天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定天下之扶明 最新章节第七十二章 狡兔三窟之一窟成,网址:https://wap.at55.net/94/94354/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