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稳固根基(1/3)
( )到了二月初十,断了数月的粮饷,终于又运到了东江镇。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只不过粮饷由以前的一年一运,变成了现在半年一运。总共送来了银两六万多点,粮草八万石。东江军民近四十万,这点钱粮,也只能维持两个月而已,剩下四个月的粮草,还得靠东江自己筹备。>
>
随着粮饷送来的还有一份给梁稷的信,袁崇焕还没有忘记毛文龙收了他二十万两银票的事情,抱着一线希望,吩咐梁稷再来确认毛文龙归隐的时间。>
>
毛文龙自然以受伤为借口往后拖延。梁稷本来就已经被东江拉下了水,不得不替毛文龙打掩护,便回信给袁崇焕,说毛文龙伤重,性命能否保住还难说,归隐之事眼前没法商议。事已至此,袁崇焕也没有办法。>
>
紧接着,朝廷的封赏也下来了,毛文龙进太保衔,每年多了几百两银子的俸禄,虽然从来没有足额领到过。其余陈继盛、刘兴祚、毛承禄、毛有义等也各升了一级。至于钱银赏赐,对不起,暂时没有。普通的东江士卒加饷一月,也要等到下次再兑现了。>
>
眼下东江暂时算是安全了。这日,毛文龙又拉着陈继盛、王启年三人齐聚在房,商谈起今后策略的问题。>
>
王启年首先说道:“大帅,眼下东江看起来平稳,实际上根基未固,实乃水上飘萍。当务之急便是稳固根基!”>
>
陈继盛开口问道:“为何说根基未固?”>
>
王启年回答道:“内无跟脚,外无强援,所以说东江根基未固。对内,大帅在朝中没有帮着说话的重臣,和登莱总兵杨国栋更是势同水火。在下听闻,朝中早有人上,言东江徒耗粮饷,请求撤销东江镇。倘若皇上真的颁下旨意,命东江大军移驻宁远,撤销东江,东江敢不奉诏?以此说来,东江存亡,只在一念之间,谈何根基。如果朝中有人,此时便能及时劝阻。像这次,袁总督断了东江粮饷,朝中又有何人帮东江说过话?倘若朝中有人说话,袁督师敢断东江粮饷么?请陈将军回想下,东江开镇八年,是不是只有袁可立袁大人担任登莱巡抚时,东江日子过得最舒心?此乃内有强援之故。东江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皇上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身边大臣想让皇上知道的。朝廷中有重臣肯为东江说话,维护东江的利益,东江的日子自然好过。”>
>
陈继盛点头同意。>
>
王启年接着开口道:“对外,东江缺乏强有力的盟友。例如朝鲜,丁卯之役前,朝鲜听从大明调令,对东江提供了大量的援助。那个时候东江日子是不是要好过很多?丁卯之役后,朝鲜被迫和建奴互市,并断了对东江的援助,失去了这个盟友,东江日子是不是一下子困难起来了?”>
>
毛文龙、陈继盛想了想,是这么回事,继续点头同意。>
>
王启年继续说道:“钱粮方面,东江缺乏稳定的商路。以前东江采集的山参、貂皮等货物,一般都是通过大明商人往登莱、江南等地贩卖。袁督师一声令下,不许商人前来东江,大明商人又有谁敢过来?商人不来,产出没法变现,也没法继续从商人那边获得粮草。所以东江一下子就困顿了!”>
>
毛文龙想了想,接口道:“贤侄说的,确实有道理。想要稳固根基,又当如何?”>
>
想了想,王启年对毛文龙说道:“大帅,若想稳固根基,有四件事必须要做。第一,屯田。第二,去朝中找靠山。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定天下之扶明 最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稳固根基,网址:https://wap.at55.net/94/943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