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9 剪切粘贴(2/3)

里面售卖的场景。而跟在这个酒店厨房的镜头之后的片段,则是同一种食材在夜市、大排档、家庭厨房里面的不同处理方式。剪完之后苏钺大体看了看,觉得只要配上背景乐和解说,完全可以当成现成的成品片段来用,心里也多少有些自得起来。

第二天在公司露了个面,带齐需要的东西,苏钺便驱车去了央视大楼。王丽华已经在纪录片频道所在的楼层等着了。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说是天极和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但实际上苏钺还真没见过纪录频道的领导,从开始立项到拍摄的过程,苏钺都是和王丽华联系。当时代表央视签约的倒是纪录频道的总监韦滨,但那时候苏钺和郭婧还停留在洛杉矶,天极这边的签约人是刘田。所以这次还是苏钺第一次见到韦滨这个人。

王丽华给两个人做了介绍,两人客气了几句,就去了纪录频道的会议室。几句话的功夫,苏钺就发现韦滨这个人有点儿“官僚”,说话倒是客气,但眼睛总是时不时地往下瞟,不知道是走神还是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会议室里,王丽华作为联络人主持了会议。韦滨先是发表了一大段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苏钺的策划是国内纪录片制作的里程碑,同时要求所有参与这部纪录片制作的央视员工要紧紧围绕“一个主线、两个要点、三个层次”认真工作,努力把这部纪录片做成精品,把这部纪录片打造成为央视纪录频道的经典作品。

苏钺对韦滨的讲话不太感冒,关于什么“主线”、“要点”、“层次”之类的东西也有些嗤之以鼻——这估计也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剪切粘贴来的。不过看这位韦总监一本正经的样子,苏钺也知道央视这样的单位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的工作形式,自然也不好说什么。打着瞌睡等韦滨好不容易讲完了,王丽华就请苏钺为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做一个计划。

“刚才韦总监的讲话很贴切。”苏钺捏着鼻子称赞了一句,韦滨就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哼”声,端起大茶杯喝了一口。

“这部纪录片的原始策划案大家应该已经看过了。”苏钺继续道,“按照天极和央视的制作计划,现在就开始进行后期的制作。当然,有一部分素材和镜头还没有返回,甚至还没有拍摄,所以我们的工作可能会更加辛苦一些。现在主要的工作有这么几个,第一,剪辑。我已经按照策划制作了初步的剪辑提纲,大家可以看一下。”

王丽华的助理就过来接过苏钺准备好的文件,一一分发下去。

“第二个问题,就是撰写解说词。这个工作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主要的风格我已经确定了,许多镜头素材的文字说明也很充分,这一点需要几位文笔比较好的同志来分工完成。”

“第三个问题是配乐。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所有的背景音乐将由我谱写,演奏和录音的工作也交给天极完成。”

“第四个问题是配音解说。这一点王总监已经提前帮忙联系了我们央视的著名主播李力洪老师帮忙,也不需要大家操心。”

“所以现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先讨论一下这份剪辑提纲,看一看是不是合适。提纲确定之后,就开始剪辑的工作。我这里粗剪了一个小的片段,算是我对于这部纪录片的成品的心理预期。当然,只有视频,没有配乐和解说,大家可以看一看。”

苏钺拿了个盘出来,就有人主动打开会议室的投影仪,拉上窗帘关掉灯,开始播放苏钺剪辑出来的片段。

水洼,淤泥,穿着胶衣长靴的人群,被拉着在水面上滑行的木排。淤泥上面露出黑褐色的干枯茎秆,间或有黑色的枯叶顶在细长的茎秆上面。镜头对准了一艘小小的木筏,旁边两个满身泥污的人。会议室的小音箱中有交谈声、水声、笑声……弯腰,费力地从淤泥中掏出长长的一条同样裹着淤泥的东西。这个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光战场 最新章节159 剪切粘贴,网址:https://wap.at55.net/94/94202/16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