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715大汉球星(1/3)

马球的流行也不限于中原地区。辽人从中原学去马球,史载辽圣宗“好击球“,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马球的作用虽然比蹴鞠好,可是高昂的费用注定了它是上层人士的喜爱之物,想要向下面推广,还是要回到蹴鞠的路子上来。这种不限地域宽窄,不限人群,便宜便捷的全民运动是能够提升民族运动热潮的。

刘辩头脑一热决定把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足球”推广到这个世界,于是命郑和在玄武湖的旁边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球场,并且把现代足球的规则详细誊抄下来印刷成刊册,免费发放给街头的蹴鞠爱好者。最后又出榜招募一支“皇家蹴鞠队”,过年的时候要与民间的队伍比赛,获胜者可获得可观的奖赏。

蹴鞠队建成之后,刘辩每天闲暇之余便来到玄武湖旁边,带领着二十多名新招募的蹴鞠队员训练,甚至进行对抗赛。身为天子的刘辩绝不是坐在球场外的观众,不仅要担任教练还得亲自上场踢球,穿着劲装在场上以身作则,来回奔跑,教其他队员射门、罚球、传球,甚至是技战术配合。

在刘辩的亲自训练之下,这支二十多人的“皇家蹴鞠队”的队员们慢慢的明白了什么是越位,什么是角球,犯规之后会领到红黄牌,什么是前锋、后卫、守门员,谁进的球多谁就赢!

天空阳光明媚,照耀的玄武湖的冰面上粼粼一片。湖边光秃秃的柳树一字排开,柳枝不动如山,没有一丝寒风,显然是个踢球的好日子。

早朝之后,刘辩又带着蹴鞠队来到球场上训练,身后还跟着上官婉儿、卫梓夫两个即将被正式纳入后宫的美人儿,喜好活动的穆桂英也带着已经三周岁的刘誉和外甥萧峰,萧云兄弟两前来一睹皇帝的风采。

“好球!”训练赛开始之后,刘辩衔枚疾进,一脚怒射,帮助黄队暂时一球领先白队。

又过了片刻,刘辩接到队友开出的角球,头球攻门,梅开二度,帮助本队两球领先。

“我射!”获得前场任意球的时候,刘辩一个助跑,右脚把藤球踢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挂死角,上演帽子戏法。

“好球!”卫梓夫笑靥如花的鼓掌。

“陛下好厉害哦,再来一次!”上官婉儿面对着背后势力强大的卫美人,表现的十分含蓄,说话的声音很低,很自觉的站在卫梓夫的后面。

“我要去和父皇踢!”过了年就四岁的刘裕跃跃欲试,被穆桂英笑吟吟的拉住,“等你长大了,不许胡闹,否则父皇会生气的。”

儿子刘誉的兴奋劲也带动他身旁的两个堂兄弟,作为三人中老大自居的萧峰为人个性倒是稳重,可是才四岁的小男孩玩心也大,今天父亲要去紫金山视察军队,他才有时间和弟弟出来观看皇帝舅舅的球技表演。现如今马球他还不能够参加,而这种简单危险性低的蹴鞠则是吸引了他。

三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在那里兴高采烈的欢呼雀跃,个个都像抢先跑到绿茵场上去踢上几脚,若不是身边的锦衣卫将他们拦下来,恐怕这三个小太保就会成为大汉朝第一批被清退的球迷吧。

玄武湖边掌声如雷,所有围观的太监、宫女、球员,包括郑和、王璨、徐干等官员纷纷鼓掌叫好,李白甚至吹起了口哨,在肚子里酝酿诗词。

就在这时,白队有人扭伤了脚踝下场,由一名新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到刘辩的三国 最新章节715大汉球星,网址:https://wap.at55.net/93/93187/65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NBA禁区巨兽 星汉灿烂伴我行 如骄 武当高手在异界 都市修行我靠加点横推 温暖的秘密 鬼学院 空间大玩家 三国之我是曹家大逆子 彼岸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