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萧山令将军的身后事

七十多年前,南京古城沦为血腥地狱,30万遇难同胞惨遭日军屠杀,尸山血海让这座城市的后人哀痛到无力。然而一个重大事实是,1937年的南京并非不战而陷,日军围城时,无数英烈用血肉之躯坚守到了最后一刻,这场被称为“南京保卫战”的战争持续13天,血染沙场,寸土必争。

而今,77年已逝,他们为这座城市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有谁还记得?

例如当时中**队的最高长官——萧山令。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他一人身兼6大重职——全国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然而他的最初职务,只是一个宪兵副司令,其余职务,都是生死存亡之际被委以的重任。因为当所有人都开始撤离时,只有他一人还坚持着固守。

在南京破城前的最后一刻,他不愿被俘受辱,饮弹自尽。死时,半截身子挺立滚滚江水……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包括他的后人。

湖南益阳,泉交河镇龙泉村,萧运春的家是一幢二层小楼,不远处的山上,一片青翠竹林中,便是祖父萧山令的衣冠冢——1937年萧山令战死南京,尸骨随江水而逝。

墓地由水泥构成,是1988年萧家后人修建。

据萧运春讲诉,祖父萧山令共四儿两女,大儿子萧雨三1949年去了台湾;两个女儿分别在湖北和江西,从事教育行业;其他两个儿子则音讯全无。萧运春的父亲,是萧山令最小的儿子,名叫萧时若。

1937年萧山令阵亡后,萧时若年仅7岁。

萧山令留给后代的,除了哀思,还有国民政府的“十万元抚恤金”,萧家用这笔钱回到家乡买田买地,靠种田维持家族生计,这也注定着将门子弟变为了庄稼汉。

这一转变,维持至今。

1949年后,萧家在益阳老家仅存萧时若一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萧山令的名字成为了“家族阴影”,萧时若甚至还为此受到批判,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得以平反。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萧运春便成了家族历史最重要的守护者。

“之前家里人没人敢说祖父的名字,他的事情即使有人知道,也不敢说。”萧运春说。

直到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1984年,民政部追认了萧山令为革命烈士,不少媒体用史料介绍了萧山令将军以身殉国、血洒南京的爱国主义英雄业绩后,萧山令三字才被再度提及,成为萧家的骄傲——2009年,萧山令墓地被当地政府纳入文保名目;萧运春的儿子萧和还作为抗日名将后人,参军入伍。

而今,萧运春的愿望是建一个祖父的纪念馆,因为“很想知道他的故事,想把这些故事说给后代听,让他们知道,萧家还有一位打日本鬼子的英雄。”
本章已完成!

抗战之我的装甲军 最新章节萧山令将军的身后事,网址:https://wap.at55.net/92/92854/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