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6章 解押(2/3)

午就将到达那边……那山叫朱厌山,山脉中有一座古寺,名曰‘兰若寺’,闹鬼的,就是兰若寺。根据传说,近年来被鬼害死的百姓已达百人了。”

江钰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听到鬼蜮之事,心头莫名火起,喝道:“胡说八道!当今圣上英明,一统天下,四海升平,哪里有什么鬼!”

被他一喝,朱副将唯唯诺诺,不敢吭声——江钰乃是黑衫卫游击将军,权柄极大,积威如山。不说他一个小小的官兵副将,就连浙州知州大人面对江钰,都是客客气气的。只是,兰若寺闹鬼的事情在浙州地界,尤其是金华那边早就传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的。然而由于此事过于荒唐,金华那边,浙州这边都不能声张,更遑论上报朝廷了。

管辖之地闹鬼,死人无数。这般的事情上报朝廷,那不等于自找死路?只怕御史们登时群情汹涌,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上去,迎接浙州头头们的,除了罢黜,不会有第二个结果。皆因有些东西,是上不得台面的。

兰若寺闹鬼,猛鬼害人,人心惶惶。官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可自从接连派出去的三批官兵衙役进入兰若寺后就泥牛入海,尸骨无存后,就没有人敢再进去搜查了……久而久之,在兰若寺附近百里的村庄百姓都担惊受怕,靠得近些的,都搬掉了。如今偌大的地方,只剩下寥寥几个小镇子,寥落得狠。

当日陈剑臣一行从江州来,所路经的是兰若寺的南面,南面还有个青田镇;而现在江钰他们从浙州出发北上,所必要经过的却是兰若寺的北面地带。一寺存在,宛如成为一处交通枢纽般的存在。只因当年建造兰若寺的释家弟子们选址,很有独到之处,这才能把兰若寺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天下三大名刹之一。

可惜,眼下俱已成云烟。

这时候,天上乌云更浓,沉沉的压下来,风呼呼吹过,一场大暴雨一触即发。

江钰无奈,只得吩咐队伍前往义庄,看先避过这一场大雨再说。

囚车萧萧,速度不由快了几分。但他们再快,也比不上风雨的速度。有闪电划过,狰狞如银蛇,随即轰隆一响,黄豆般大的雨滴披头盖面就打落下来,打在人的脸皮上,一阵生疼。好在官兵们早有预备,纷纷从行囊里取出蓑衣斗笠披戴上。

江钰忽而打转马头,跑到囚车边上,拿过自己的斗笠,帮聂志远戴上,道:“聂大人,风雨不期,还望你能坚持住。”

聂志远沉声道:“江将军,聂某如今已为阶下囚,大人之称,从何谈起?”

江钰朗声道:“当年在京城,江某就听过大人之名,身为敬慕。我相信到了京城之后,圣上一定会还聂大人一个清白。”

关乎聂志远的案子,江钰也有所了解,他不是笨人,很快就明白聂志远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但他认为,只要到了京城,聂志远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者说,他始终相信以聂志远以前的声名,圣上不会将他处死的。

皇上虽然年轻,但绝不糊涂,反而相当的英明神武,正是杰出的帝君形象。这就是正明帝给予江钰的印象。

在京城,三年前江钰曾经面圣过一次。

听到江钰的劝慰,聂志远心头上不禁掠过一丝希望。在其心目中,上京,争取到面圣的机会本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因此一直存着这一份念想。按照惯例,按照聂志远的身份,押解他上京,本就有面圣的机会。

但是……

但是这个机会真会按照正常的程序走吗?

聂志远心中实在不敢确定,对于官场仕途上的凶险,他可是心知肚明的。事态发展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故。不过他也没有太多的畏惧和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入聊斋 最新章节第176章 解押,网址:https://wap.at55.net/84/84716/17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