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章 血书(1/2)

尉迟敬德在泾阳获胜,捷报传到长安,李世民却无多少喜悦。他登基不久,李建成、李元吉旧部尚未完全臣服,多地防御薄弱,而长安也不过数万兵将,而突厥大军依然在向长安挺进,除了议和似乎无路可走了。他双拳紧握,以他的性情,议和简直是奇耻大辱,但为了大唐基业的稳固,他只得无奈忍下,他现在决不能出错,稍有差池,李家的江山怕要毁在他的手上。

颉利可汗亲率大军抵达渭水,直逼长安城,一时朝野震动。突厥大军的速度比李世民想象的都要快,李世民召群臣商议之后,决定自己亲临渭水,与颉利会面。长孙无忌担心李世民的安危,恳求李世民不要冒险。

李世民凝重道:“事情紧急,若是我不肯亲往,颉利必定不肯退兵。我大唐现既然无兵力和突厥抗衡,只能险计取胜。我亲自前往渭水,颉利必有所震撼,我们才有筹码签订盟约。”他向下扫视一眼,朗声道,“事不宜迟,按议定之策,即刻出发。”

李世民迅速换好战袍,他刚要出去,发现长孙梓菡站在门口。

他这一去,吉凶未卜,长孙梓菡定了定神,欠身道:“陛下,臣妾未让人通报,擅自前来,还请陛下恕罪。”她侧过身去,“陛下走后,无须担心宫中事宜。臣妾必会竭尽全力,确保大兴宫一切事务有条不紊,别馆那边,臣妾也会妥善安排。”

李世民将手放在她的肩上,感激道:“好,你也请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李世民仅带了不足百名侍卫,和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行至渭水。

对岸突厥大军绵延数里,但军容松散。李世民派人通报,约颉利可汗隔岸详见。

颉利可汗没有想到李世民会亲临渭水,不由有些疑惑。他披挂妥当,骑马立于阵前,果然看到了李世民,更令他吃惊的是,李世民仅有十多人护驾。

秋风骤起,渭河水也不肯平静,河水掀起巨浪,用力地拍打着河岸。

李世民双唇紧闭,眉头紧蹙,他见到颉利,便打马上前,高声道:“颉利,大唐与突厥曾有盟约,互不相犯。你为何出尔反尔,出兵至此?”

风吹打着李世民坚毅的脸庞,他在突厥的千军万马之前更显得镇静,那双看多了两军激战的眼眸愈发的淡然。这是他登基以来最明白什么叫君临天下的一次,危急之时他更有了大唐天子的气魄。

颉利嘿嘿一笑:“我听闻长安出了大事,过来看看热闹。”他面带讥笑,嘲弄地看着李世民。

大事?玄武门?李世民的心又是一阵剧痛,他强压怒火,义正辞严道:“恐怕要令你失望了。你可知道,执失思力已被生擒了。”

李世民话间,忽然传来隆隆响动,如万马奔腾,大有不可阻挡之势。颉利可汗大惊,他向远处看去,只见尘土飞扬,万千骑兵声势浩大,如骤雨般疾驰而至。行至李世民身后不远,众将士慢慢收马不前,毫无慌乱之感,军容齐整,旆旌飘扬,威武肃穆。

颉利可汗不由惶恐道:“怪不得李世民如此镇静,原来是有备而来,若是我军硬战,只怕在长安地界占不到便宜。”

这时,李世民又道:“天下纷争已久,我不愿万千百姓再受战乱之苦。你我双方既有盟约,若是你肯退兵,我愿释放擒拿的执失思力等人,两日之后,与你再订新的盟约,共修永世之好。若你执意不肯退兵,我愿奉陪到底。”他目光如炬,话铿锵有力,剑眉朗目,面如刀削,一骑一人矗立秋风之中,威严不可侵犯。

颉利思忖道:他们出兵数日,之所以一路势如破竹,也是因为新君登基,各州郡戒备不严,但是现在,长安将士似乎早有准备,京师驻军往往是精锐之师,恐怕难以取胜,若是兵败长安,士气低落,能否顺利班师都是问题。他想来想去,故作轻松点头道:“好,若是盟约能让我满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王妃 最新章节第87章 血书,网址:https://wap.at55.net/82/82881/9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