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 运筹帷幄(上)(2/4)

商量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慢慢讨论,反正崇祯这小子还年轻现在的小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坦,一时半会还不太可能去见先帝。但其他八个部门的权利必须划分清楚,不然替人背了黑锅那滋味可不好受。而为了防止受到外来干扰,皇帝还特别颁下圣旨,会议期间封闭午门,一切紧急事务都由那个闲得发慌的镇国将军去处理。

也幸亏这些天没什么大事发生,否则真有人去找那个死胖子的话就会发现,那个前门挂着福王府牌匾,后门写着镇国将军府的地方依然是大门禁闭戒备森严。

朱由骢也很忙,现在已经是崇祯七年的五月中旬,按照原有的安排和路程来计算,西方盟友的秘密使者已经上路。等他们到达以后,可要谈谈怎么合伙把这个世界搅得更乱。外交方面的工作还得等熊灿做为礼部下属官员参加完朝会后再安排,但军事上的部署必须现在就抓紧进行了。这次的作战目标虽然不针对西方盟友,却要准备好雷霆一击,让他们看看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所拥有的实力。

“将军,您的意思是这次要在三个方向同时开战?”前代理兵部尚书毛龙来了,为了不被皇帝抓去开会,他毫无形象地在乾清门外哭了好几天,缠得崇祯不胜其烦,终于忍不住把他给踹到了朱由骢身边。

毛龙都跑了,那现任兵部尚书是谁?比他声望更高,能耐更大就只有孙承宗,可那老家伙还指望着多在西线兵团混几年呢,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范甘心被扔进朝堂和人斗嘴皮子的。所以,现任的兵部尚书换人了,换成了在山西折腾了多年的高斗枢。

选个官担任兵部尚书一职?这是朱由骢在抽疯,还是崇祯又在犯迷糊?这两种可能当然都不存在,真正的原因是现在兵部的职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按照这次议定的章程,今后皇帝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镇国将军将做为皇帝的全权代表。负责具体指挥帝国雄师。这一职务不可继承,也并非终身制,而且必须由最忠心最会折腾的祸害担任。

除了这两个家伙以外,想要在紧急时刻调动帝国的主力部队也不是不可能。但必须由兵部起草奏折,经八位尚书与监察部左右侍郎核准,再交由内阁审批通过,最后才能由参谋部下令。如果有部队擅离驻地,调令上又差了任何一个戳子,都会被直接视为谋反。

当然了,兵部的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要简单得多。征召适龄青年入队。储备军需物资,准时给那些兵痞们防放军饷,安排队伍军人的生活……反正就是替作战部队打杂用的。

而且这差使还有很大的险,就一个简单的征兵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掉脑袋。强抓壮丁?真当那些地方官员和朝廷密探是吃白饭的?收受贿赂挑选了不合格的兵源?负责接收的作战部队那些兵痞发起火来可不讲道理!至于那克扣物资、贪墨军饷什么的,也不是完全不能做,但一定要注意躲开军方和审计部的贼眼才可以,否则……昭狱里面的刑罚很有很多种。

所以,这兵部尚书就是个受气包。没协调好和地方的关系会被人告黑状,没满足军方的要求会被人给揍得自己都不认识。即便是做好了。那也基本没什么好处,朝廷新设立的廉洁奉公奖在其它部门也同样可以混到手。

照说和高斗枢一样与军方有瓜葛,又有着治理地方经验的臣也不少,但人家在都有自己的事需要忙活。而且。这家伙可是最早投靠朱由骢的斯败类之一,都不知道他在背后出了多少馊主意来坑儒呢?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报复一下,岂不是显得满朝奸佞太过妇人之仁了?

“咋了?有啥问题?”在朱由骢看来自己的安排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大明的主力部队这些年可是憋坏了,看着人家海外军团在倭岛上打得个热火朝天。他们却只能拣点残羹剩饭,派出新兵去打扫战场。成天就想着发战争财的蒙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福王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七章 运筹帷幄(上),网址:https://wap.at55.net/82/82821/31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