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章 意义(2/3)

明,看见什么了,这冒冒失失的动弹,该吓着孩子了。

月儿心中大定,回神还想吃那口面条呢,这一看,老爸老妈都一副惊恐的表情,心中一紧,难道是发现什么啦?

郭老妈一看闺女一下白了小脸,但眼珠子滴流儿的转着,长出了一口气,妈呀,这是醒了。赶忙抱着闺女,上下的摸着。郭老爸也放下心来,看来下午得去祖坟上拿个铜钱儿,驱驱了。月儿这是反映过来,看来是刚才自己的沉默给俩人儿吓着了,赶紧的撒娇儿“妈妈,妈妈,不呲面面!”面条,这黑锅归你了。“不吃,不吃,我闺女说不吃咱就不吃!”郭老妈一连声的说着,“那咱把蛋蛋吃了,成不成?嗯?”月儿立马儿点头啊,这现在您让我吃鸡蛋皮都成啊!

这一折腾,蛋羹也凉了,还好是夏天,正好儿,更别说过了凉水的面条了。几大口吃完老妈喂得蛋羹,就乖乖一旁看电视去了。可不敢在跟爸妈眼皮子底下神游了,太危险。

月儿看着吃完饭,没歇着的老爸,拿着几块大饽饽和酒壶儿放在自行车上,突然觉得自己还应该在乖点儿,而且更加的不能神游了。因为这两样东西标志着爸爸这是要去那个地方,而这一切都表明,爸妈以为自己撞鬼了!

郭家祖上是满族大姓郭佳氏,后改为郭姓。这小区里的三个大姓,郭,刘,张,都是有追溯的大姓氏,在小区西面,分立着三家的祖坟。

对于郭家祖坟的记忆,月儿觉得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女孩和媳妇是不能正对着祖坟磕头的,还有那个刻满字的王八驮石碑,还有那一罐罐围在几座大碑周围的铜钱罐子。

特别是那铜钱罐子,年底拜祖磕头时,爸爸就会抱着自己去抓一把那罐子里的铜钱,那手感,月儿现在都刻骨铭心,阴凉刺骨,冰冷的花纹就像深扎进手里一样,像一只蛇死死的咬着手,想扔下又扔不了,自己那时一抓就哭鼻子。据说这铜钱是前人放的,能保子孙平安。谁家小孩子要是冲着什么了,也会去拿铜钱回来给小孩儿带。

后来离开这里,自己就再没回来拜过祖,在岁时听老爸说那些石碑被什么文物局的给拉走了,自己不感兴趣,就没追问。

但是,惊奇的是,在自己上高中时,和同学去一个不出名的公园,居然看到了这些石碑。当时还以为是相似的东西,毕竟实在是不怎么记得了。结果仔细看了看,在一块石碑上竟然看到了自己亲爷爷的名字!!

当时就觉得惊奇了!和同学说了,没一个人信的。立马儿给老爸打电话,叫了过来。

老爸马上赶了过来,仔细的看着这些石碑,用手指一一膜画着,默默无言。

自己就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这样的画面,有种时光交错的迷乱。回去当新鲜(xian)讲给爷爷听,老人听完却仿佛瞬间苍老,恸哭出声,哭声中有种放纵的迷茫。

现在想来,历史的前进就是叠加和破坏过程的完美演绎。

先祖们殚精竭虑,为荫庇后世子孙,立训训教,无论何时,代代以家族兴亡为己任。即使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国难当头,又加以民族大义。

这重重的责任,如道道枷锁,紧锁在那特殊的一代人身上。家、国、国!家!这是一种怎样无上的荣耀啊!

爷爷们都选择了这样灿烂的路!并为之奉献一切!当民族振兴,愈昌盛,家却渺无可寻。那刻写着代代先祖的石碑,不再是受后世子孙叩拜的信仰,而变成了别人参观的普通文物。是解脱亦是背叛!在无姓氏责任,压于背上,也在无祖先所敬拜。

那时爷爷的哭声,是为了无所敬拜而心伤,也许更多的是为放下枷锁的茫然和空虚。

当一直持有的执着,却在暮年时被破坏掉,哭泣,或许是爷爷那时唯一能做的事。

被妈妈放在床上午休的月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漫步四时 最新章节三章 意义,网址:https://wap.at55.net/82/82558/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