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篇 师传(2/3)

食指吃荤而言。

[4]凄怆形容寒冷很甚的样子。

[5]灼灼灼,烧炙也。在此指饮食物过烫。

[6]沧沧沧,沧凉寒冷之意。此处指饮食物过凉。

【白话解】黄帝说怎样通过了解病人的好恶来诊察疾病的性质?岐伯说因内热而致多食易饥的消渴病,病人喜欢寒,得寒就会感到舒适;属于寒邪内侵一类的病,病人喜欢热,得到热就会感到舒适;胃中有热邪,则饮食物容易消化,使病人常有饥饿和胃中空虚难忍的感觉,同时感到脐以上腹部的皮肤发热;肠中有热邪积滞则排泄黄色如稀粥样的粪便,脐以下小腹部有发热的感觉;胃中有寒邪,则出现腹胀;肠中有寒邪则出现肠鸣腹泻及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胃中有寒邪而肠中有热邪的寒热错杂证,则表现为腹胀而兼见泄泻;胃中有热邪而肠中有寒邪的寒热错杂证,则表现为容易饥饿而兼见小腹胀痛。根据这些,就能大致判定疾病的性质。

黄帝说胃中有热而欲得寒饮,肠中有寒而欲得热饮,二者相互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做才能顺应病情呢?还有那些有着高官厚禄、生活优裕的人,骄横自大,恣意妄行,轻视别人而不肯接受规劝,如果规劝他遵守医嘱就会违背他的意愿,但如果顺从他的意愿,就会加重其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又应当如何处置呢?岐伯说愿意生存而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应当对病人进行说服和开导,告诉他们不遵守医嘱的危害,说清楚遵从医嘱对恢复健康的好处。同时诱导病人接晕适宜他的养生和保健方法,指明任何不适应疾病恢复的行为都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照这样去做的话,即使再不通情理的人也不会不听从吧!?。黄帝说那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春夏之际,阳气充沛体表,应先治其在外的标病,后治其在内的本病;秋冬之际,精气敛藏于内,应先治其在内的本病,而后治其在外的标病。黄帝说,对于那种性情与病情相矛盾的情况,应当如何措置才合适呢?岐伯说在这种情况下,要让病人调整饮食起居,顺应天气变化。天冷时,应当加厚衣服而不要着凉;天热时,当减少衣服而不要热得出汗,饮食也不要过冷过热,而应寒热适中。由此人的正气就能固守于体内,邪气就不会进一步侵害人体了。

【按语】本段内容中≈qu;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qu;一段文字,属于开导劝慰疗法,与《内经》中的≈qu;以情胜情法≈qu;、≈qu;祝由疗法≈qu;等,皆属于精神心理疗法的范畴。

【原文】黄帝日本脏以身形肢节胭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身形肢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日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日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日善。岐伯日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髑肟。黄帝日善。岐伯日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日善。岐伯日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日善。岐伯日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日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日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夕,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提要】本段主要论及根据人躯体及面部的外在特征,诊查五脏六腑功能状态的方法。

【白话解】黄帝说在《本脏》篇中提到,根据人的形体和四肢、关节及隆起的肌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内经 最新章节第29篇 师传,网址:https://wap.at55.net/80/80888/11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