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虹霓(1/2)

祭奠明孝陵的仪式庄严隆重。根据礼制康熙以臣子之礼焚香酪酒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被请来观礼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都在前朝做过官。自前朝败亡之后他们虽然明明知道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里夺来的但夺来之后没有交还给朱元璋的子嗣却自己当了皇帝。对此他们总是耿耿于怀鄙夷不已。甚至连康熙来拜祭陵寝都谣传是爱新觉罗家的皇帝内心不安接着拜祭求一个心里安稳。

如今见康熙不远千里来到南京冒雨登山并以臣子之礼祭奠明太祖的陵墓。这些前朝的遗老们终于知道大势已去却又被康熙的行为感到一丝宽慰。不由得痛哭流涕难以自恃可是除了他们自己谁又知道他们是在为旧主而哀恸还是为新朝的帝王所感动。

康熙一人跪在众人之前他无言地看着朱元璋的牌位心里也滚过种种苦辣酸甜。

他想到了先祖以椎牛祭天仅靠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那一年先祖正是5岁的大好年华。三十六年内先祖统一了建州、海西女真及大部分野人女真部落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诸部始合为一。最终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先祖以“七大恨”呈告皇天声讨明国之过军征明。

他想到了六岁登基的皇考。皇考亲政之初国内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是危机四伏而皇考连汉文的奏章都看不太懂更不要说学习历代汉家皇帝的治国经验了。hp://但他以帝王之尊。并未沉溺于享乐而是极其刻苦地学习汉族文化天不亮就起床读书。为了背诵一些名篇名著彻夜不睡。

他想起了自己即位以来的种种艰难和困苦。从跋扈地鳌拜;到起兵作乱的吴三桂。从割据台湾的郑家到妄想称雄地噶尔丹。他想起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太皇太后想起早逝地皇后他又想到自己心爱的嫡子胤。

康熙无声地问着朱元璋即使杀尽随龙出山的功臣。他钦定的继承人却守不住大好的江山。叔大欺侄朱棣再英明神武也难逃篡夺皇位地口诛笔伐。康熙也在扪心自问当他自己殡天的时候胤能守住江山吗?已经长大的儿子们哪个不是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谁又能辅佐他?谁又能成为胤的助力呢?胤和胤祥虽然做得不错但是他们就真得没有二心吗?胤带着老九老十折腾的那些事情他又不是不知道。是该早些防范还是该等到关键的时机一举打落他不该有的妄想?

面对着这个埋在孤峰之上凋凌败落的太祖的坟墓。这就是一代开国君王死后也是归于黄土和凡人又有什么区别?为帝者称“孤”、道“寡”。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和旁人这条路只有寂寞地走下去。终点就是陵寝。唯一能让人称道得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或是臭名昭著或是名垂千古。

想到他也曾经有过一位出身贫寒的师长和朋友。可是如今伍先生坐化了。从此之后这世上他再也没有朋友了。他终于也变成孤家寡人了。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让人伤情呢?想到这里康熙不禁动了真情泪水潸潸而下打湿了龙袍。

正在此时空中浓密的乌云仿佛被人硬生生撕开一个口子一道绚丽地阳光穿过乌云的缝隙直射而下把康熙全身笼罩在了其中。康熙站起来慢慢转身仿佛神话传说一般从金光中慢慢走出。每走一步天空地那个口子就变得大一些等他走到众人面前时头顶已是蔚蓝地天空。

帝王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出去仿佛有无穷尽地杀气和冰寒刺入下跪的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康熙的头高高的仰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天际那两道绚丽的彩虹一明一暗,一高一低。那么醒目那样清晰又是那样的安详那么的恬美。

康熙眺望着彩虹所笼罩的地方双眼锐利冷冽的精光倏然一闪心思起伏不定可脸色的神色却又恢复如常。此刻他再想看那两道彩虹却是烟消云散了。

祭完孝陵之后按原来计划康熙本应立即回城的可是康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我死去的爱说再见 最新章节第三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虹霓,网址:https://wap.at55.net/80/80535/229.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