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4章 风暴(1/2)

景元二十二年五月,东海三大寇之首汪横率领六万倭寇攻占崇明岛,俞大猷、张元敬率军迎战,于五月便被带走,不由让人联想起这个传闻。

早在崇明之战前,解押胡宗宪前往金陵的圣旨便已经下来,但大战在即,锦衣卫都指挥使陆兵却将圣旨向后延迟了一日,这让胡宗宪能够从容部署崇明之战。

战事一结束,扫尾工作还没结束,锦衣卫陆兵便决定要解送胡宗宪前往金陵。胡宗宪与锦衣卫及六扇门交换意见之后,锦衣卫同意由六扇门派人监督押解过程,在胡宗宪提议下,由我来承担监督之责。

对于刚取得胜利、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明军来讲,这一消息不啻于平地惊雷。当日,两个营发生哗变,率人包围了松江府,领队之人叫李康达,是胡宗宪老乡。

这个人性格刚烈,脾气暴,又是个直性子,听到锦衣卫抓了胡宗宪,刚从战场上带下来的血气,一下子冲上头脑,率领八百同乡子弟兵,将松江府衙围的水泄不通。

这些明军本就归胡宗宪节制,如今胡宗宪被抓,有人带头出来仗义执言,其他人自然也不会阻拦。

李康达大声指责道,向来都说杀败军之将,从来没听说打仗胜了,还要入狱问罪,这大明朝廷公理何在?

这句话声音很大,质问的对象自然是锦衣卫。可是锦衣卫是皇帝私人特务机构,只对皇帝负责,坚定不移的执行皇帝命令,至于百姓、百官、军队怎么想,他们根本不在乎。

昨日陆兵为了抗倭,已经犯了一次致命失误。

虽然说他本意上是好的,为了百姓,为了大明江山安泰,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出于公义和良心。但若从皇帝的角度来考虑,陆兵犯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这甚至能影响到皇帝对他能力的怀疑。

胡宗宪已卸下二品常服,而是穿了一身粗布麻衣。

按照大明律,胡宗宪如今免为百姓,无权穿绫罗绸缎,当然,他只是回金陵受审,就算是锦衣卫,也无权给他上锁镣的。

胡宗宪走到门外,看到了将松江衙门围住的李康达,又看了眼在不远处的俞大猷、张元敬等人,脸色阴沉的走了过去。李康达嗓门颇大,说部堂大人,我都听说了,朝中有奸臣诬陷于你,我们兄弟商量了,要跟着你一起去金陵,向皇上求情!

我心中暗叹,这李康达,看上去是给胡宗宪求情,但实际上这是将胡宗宪架在火上烤啊,胡宗宪的罪名之中有一句叫结党营私,你越是求情,越是将他往绝路上推。

同样为将,俞大猷、张元敬只是一脸漠然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为将境界,高下立分。

只见,胡宗宪站在李康达面前,伸手给了他一巴掌。李康达捂着红肿的脸,道,总督大人,我们……

胡宗宪示意他别吱声,却问俞大猷,俞将军,这位将军咆哮衙门,聚众生事,按照大明军律,该当何罪?

把军营哗变定性为聚众生事,俞大猷哪里不知胡宗宪有维护李康达的意思,于是道,重打四十板,罚俸半年。

胡宗宪说如今你是将军,你职务最高,这里你说了算。

陆兵眯着眼睛,率领其他几个锦衣卫冷眼旁观。

胡宗宪抬头看了眼天色,来到我身前道,此行金陵,麻烦苏捕头照顾了。转身对陆兵道,陆大人,我们走吧。

刚走出没多远,张元敬跟了上来,将我叫到一旁,拿出二百两银票道,这是我和俞将军几人凑的二百两银子,这一路之上舟车劳顿,胡大人还请你帮忙照顾。

我不悦道,咱们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你给我银子,这是寒碜我呢?

张元敬道,这是我们的心意,也不是给你的,主要是一路上总有要花钱的地方。而且到了金陵,那么多衙门,上上下下也要打点,有些钱该花还是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最新章节第94章 风暴,网址:https://wap.at55.net/80/80374/9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