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六章 【童贯封王】(1/2)

黄杰的祖籍乃是渭北,祖上自曾祖那一辈便逃难来到了黄州,算来黄杰已经是第四代了。?? ?早年黄杰祖上也是穷哈哈的苦人,自然买不起什么风水宝地或是龙虎山头,所以黄杰的曾祖父、母都是葬在了城外义庄墓园。

到了黄杰祖父这辈,因为经营羊汤捞面有了身家,便也在黄州城外够得了田地,死后便也留下遗言,希望葬在自家的田间看顾后代子孙,所以黄老倌便也依言将黄杰的祖父母就葬在了城外田边,这也是后来黄家就算没落了下来,黄老倌每天赶着骡车营生也非要存钱赎回祖田的缘由。

如今黄杰得势,既做了皇家的驸马,又取了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又得了一位名满天下的苏门后嗣,且也还是一位郡主,加上黄杰自己又还挂着一个车骑将军的殊荣,想来也该风光大搬,或为先人找一块风水宝地挪挪地方,谁知道这第一个反对的却不是别人,正是黄老倌。

扫祭这日,黄老倌领着黄杰先去了义庄的墓园,指着园中围绕着曾祖周围的一圈墓碑道:“当年这些先公,都是随你曾祖南下的乡亲,殁后皆不愿归乡,只到这黄州山好水好,比起家乡渭北,好似天堂一般,因此你曾祖便留下遗言,故后要与众家先公为伴。”

后来黄老倌又领着黄杰去了自家田间的祖父母墓前,指着墓前的几十亩上好水田与黄杰道:“这些田地,都是你祖父祖母,靠着一碗一碗羊汤捞面挣来,因此便愿去后边要坐居于此,守着家田。”

最后,黄老倌指着远处的回龙山道:“其实一早,你与母舅盘下回龙山做茶园时,你爹便也想好,若有一日时辰到了,便为后人守着此山也就是了。如今知会你一声,你记下就好!”

听了交代,黄杰也是无言。只是突然想起,按照皇家的规制,自己如是百年之后,怕是要葬近赵家的皇陵,却是不如自家老倌和祖父母、曾祖这般任性而居,竟也是小小的感到了一丝无奈。

祭祖之后,黄杰便对自己用了几针,又服了几副自己配的药,便告病伤疾复,赖在黄州不走了。虽然期间赵官家连着派了三批太医前来为黄杰诊治,但在赵福金的配合之下,最终赵官家也只能无奈的许了黄杰在黄州养病,直到病好自后再回东京。

而与此同时,大宋收复燕云之地的历史进程,也并未因黄杰小小扇动了翅膀而有所变化。

靖康二年二月二十四,宋军胜捷军指挥使王禀率军入燕京授城,自此辽国析津府所辖版图就此归于大宋。

二月二十八,童贯领三军入燕京,并从金军手中又接下了范阳、固安、永清三城,并涿、易二州所辖十二县。

三月初一,赵官家传旨天下,晋升童贯为太师,并加封他为徐国公。

三月十五,太子赵恒入燕京,持赵官家亲笔御敕金册,遵宋神宗遗照,若有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的遗训,下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四月初一,赵官家再次明旨传召,宣布大赦天下,并减免河北诸路三年徭役,以及免去当年京畿十五路夏秋两税。

四月十五,童贯传檄九边,与金人在燕京城下订下燕山之盟,约定此后宋金为兄弟之国,互开边榷,且大宋每年将与金国价值三十万贯的银铜(铜钱)和十万匹绢帛作为岁赐。两国以原先辽国所属的檀州、景州所辖长城为界,并约定金军一旦向东打下平州以及渝关(山海关)、向西打下丰州(今呼和浩特,此时耶律大石已携萧妃逃至此地)后,也会将这些地方移交给大宋。

五月初一,广阳郡王童贯,班师回朝!

看着童贯班师回朝的邸报,黄杰仰望北方久久不言,脑海之中不由闪过了当初在奇梦中所见的童贯生平:童贯(1o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o岁净身入宫。北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道 最新章节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六章 【童贯封王】,网址:https://wap.at55.net/8/8713/720.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