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卷三 江南荡 第二百六一章 【围城】(1/2)

还好韩进宝忙接了话头道:“禀太尉,此子乃是黄州水陆转运使姚政亲侄,姓黄名杰字子英,那姚政姚转运使转运粮草途中遭伏重伤,黄杰便替了舅父的差事,押运粮草如期到此。”

“哦?黄杰黄子英?”童贯皱眉想了想,突然拍指着黄杰道:“可是那渭城铁板烧?哈哈哈!好!倒也懂得为舅父尽孝,为朝廷尽忠,不错不错!也莫行虚礼了,都起来吧!”

说完童贯便也亲热的拉着韩进宝便走,一边说话一边进了马军营寨随意逛了逛之后,便都要捧日军的将官上马全下了山道。

至于黄杰当然不能跟着,也就由刘锜陪着在山道口看着官军源源不断的从桐岭下山,后来刘锜求了管事的官军许可,便牵了两匹马带上黄杰也下山来看,只见一队队官军走出山道后就在山下的缓坡上列队布阵,而童贯的帅旗也在一处高坡上旌旗招展。

差不多下午未时二刻的时候,官军便在山下结成了四十多个步军方阵和十多个骑军方正,便在鼓号声中缓步向安庆城池方向逼去。

这桐岭山脚距离安庆城本就不足十里,五万官军结成的军阵也怕有一、二里的纵深,所以大军听着鼓号走了不足一刻时辰也就止步,并就地坐下歇息。随后便有随军的民伕源源不断的推着鸡公车(也叫独轮车、独龙车)、驴车、骡车和马车走下山道,装载着各种营造工具和物资抵达军阵前,就地开始建造起了军寨。

算起来,这童贯所领大军营造军寨的地点,距离安庆城怕是也有个三、四里地的距离,因为早前无为军设在安庆城下大营的残垣断壁如今就在最前列军阵的不远处。

这随后,军寨的营造,大军的解阵和驻防自有军官安排,肯定也没有黄杰什么事情。入夜前,童贯的大军就在安庆城西北、正北和东北三面的位置上。营造出了一个由三组联营的巨大军寨,好似弯月一般在安庆城前站住脚跟,再次将城围了起来。

待军寨大体成了,中军大帐也建好了。童贯便使人敲响聚将鼓,召集各军上官将主到帅帐议事,这当然也没黄杰的什么事儿,不过军中的司马还是请了黄杰去帅帐的外围,与十几个各地同来的漕官、押司和转运使们坐在帐中用饭。以备点去问话。

只是,用来招待他们这些人的饭食很是粗粝,别说肉食了,炖菜不是咸的要死,就是淡出鸟来,黄杰随意扒了一碗粟米糙饭后,便坐到帐脚闭目养神,开始在脑中梳理有关童贯的一切信息,以及一会如果童贯点了自己去帅帐中问话时,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这童贯。字道夫(一作道辅),本是开封人,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杂耍。据说性情乖巧,从做给事宫掖时起,就善于揣度上官的意旨,预先做出顺承的事。如今的官家赵佶即位后,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贯初任供奉官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交往。

后来据说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蔡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开始执掌兵权,权倾内外。如今朝中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可见其的权势如何滔天。

还有,这童贯不但文职工作做得不错,武功也是厉害,蔡京对官家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熟悉那五路的情况与各将帅的才能。竭力推荐他为西北监军。后来宋合兵十万,命王厚为统帅,童贯像李宪那样为监军。军至湟州,恰好宫中失火,赵官家忙下谕,由驿马传达诏令禁止出兵。作为监军,童贯打开看后就收入靴中,王厚问他为何,童贯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

随后出兵交战,竟收复四州,官家大喜,便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道 最新章节卷三 江南荡 第二百六一章 【围城】,网址:https://wap.at55.net/8/8713/262.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