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四五章 【盘龙阵】(1/2)

却也说听得眼前这支部队正是金军的“铁浮屠”,黄杰倒也回忆起往日在奇梦中所见,只是如今瞧来这支部队还未到达其兵种最为辉煌的巅峰。

单从士兵们斑驳不一的甲胄和身上杂乱的服色能够看出,金兀术(也即是乌朱这家伙)也才刚刚把这支部队草创的样子,一切都还在摸索的阶段。

对了,提到“铁浮屠”还想到了刘那小子,如今他在种师中手下固守西北,倒也几次请调想要来黄杰军中,却都被种师中扣着不放,说是此子若再好好打磨几年,或可以接了他老子刘仲武的班。

对此黄杰也自然不能抹了种师中的面子,这也才没把他调到身边,赶上这场将要熄灭金人荼毒之火的战役。

便也说,听得折可适说要这“铁浮屠”,黄杰自然要问破发,便也听得折可适传下军令喝道:“全军听令,上钩子!”

顿时便也见折家骑军纷纷从鞍囊中取出了一副铁钩模样的部件,便往手中的枪矛装上,使之变成了钩镰枪。

瞧见折可适的办法是使钩镰枪,正是如今西北边军用来破西夏连环马的正规办法,黄杰自然没了意见。他当初驰援东京勤王之时,也曾收了一个在《水浒》奇梦中有名之人,名叫金枪手徐宁,也曾叫他传授了一下所谓的“祖传钩镰枪法”,才也知道这长枪带的钩镰分个人武艺用的快镰和战阵搏杀使的铁钩两种。

而且说起来,徐宁的所谓“祖传钩镰枪法”也不过是太祖朝时指定的金枪班武艺,只不过传承百余年后,如今套路有些变形走样,所遗不复当年的繁多路数而已。

实际上,真要计较钩镰枪的出处,在真实的历史上先秦春秋时代士兵们喜用的战戈便是雏形,而若是考据野史,如《三国演义》中武将们也常常让士兵用钩镰枪和绊马索来设伏,同时评书《薛刚反唐》中也有罗家将教钩镰枪的情节。

因此大体上古代的演义家们认为每朝每代都会有金兀术一样的大发明家发明拐子马、连环马等先进战法来残酷蹂躏百姓,因此必须有各种好汉不用斩马刀之类的方便武器,而采用钩镰枪之类的神秘兵器来除暴安良。

至于钩镰枪在《水浒传》中借家言,乃是称后来的岳飞是凭借梁山好汉徐宁发明的钩镰枪大破拐子马的,不过《说岳全传》里却是明明白白的说了立功的其实是斩马刀。

想想一下,据史籍记载正规的钩镰枪枪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头上部尖锐,其下部有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枪杆长六尺,粗圆径为四寸,以木制成,杆尾包铁,长四寸。

而这样的武器,比起斩马刀接近一米长的刀身来,谁有更容易对战马造成更大的杀伤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了,这里要回头说一句,如今折可适的折家军给枪矛装上钩子,才是真正的钩镰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刚才说了,钩镰分个人武艺用的快镰和战阵搏杀使的铁钩两种,快镰是开了锋的利刃,多用在步战钩镰枪上,戳人割足都是极好,而骑战用的钩镰枪着按规定用的是弯曲弧度近乎九十度直角的铁钩,主要用它来钩住战马的蹄子将其拽到,以便俘虏或杀伤骑兵。

毕竟重装骑兵本身自重就极大,战马若是披甲也负载极高,因此只要设法将其拽倒便能使之失去战斗力,为俘虏敌兵和掠获敌军马匹创造条件即可,没必要换装成快镰搞得割伤砍残,马匹在此时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凡是明智的将领都会选择俘获而不是屠杀。

但也说,宋军这便刚全军换装好钩镰枪,便听的金军阵前角号吹向,一千骑兵便也呼喝着策马上前,不过却不是一窝蜂的闷头冲锋,但见一千人先是分出各二百余骑列于左右,在距离城墙约二千来步的场中原地盘马转圈,中间的五、六百骑也是结成了一个更大的圆整,以身穿重甲的持盾重骑为先锋,三人三骑用铁环连接,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道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四五章 【盘龙阵】,网址:https://wap.at55.net/8/8713/105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