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一章 【争执】(1/2)

升平楼里,西夏使者李毕庚倒也不与别国的使者交流,独自一人猫在角楼自斟自饮,看样子倒是笃定得很,等着宋廷这边来寻他勾兑。

只是,他不想找事情,事情却未必不想找他,也就在李、周二人来寻他勾兑之前,那北辽、回纥、于阗三国的使者却勾兑在了一起,然后三人密谋了一番便也径直寻了过来,便将李毕庚一围,顿时起了争执。

先说北辽天镇帝派来的使者复姓耶律,单名一个锡字,是当年拥护天镇帝跑去镇州开国的有数几个元老之一,年纪倒也不大,刚好四十出头的样子。其本身就是辽国耶律氏族的贵胄,好像还曾考上过辽国的科举,因此来当国使倒也不算小材大用。

至于回纥的使者,名叫萨博·本·默罕默德,是个地道的色目人,是个五旬出头老头儿。

这里要多说一句,此时的回纥应该称之为回鹘,因为回纥其实早在唐末就已经分裂为三个小邦国,而此时得以继承了回纥王统的西喀喇汗,主要构成的人种正好是干翻了东征十字军的埃及阿尤布王朝萨拉丁大帝驱赶往东迁移的突厥人后裔,而这些突厥后裔又特么是当初大唐经营西域时驱赶往西迁移的突厥人后裔,还特么都是改信了恨猪教的突厥人后裔。

实际上,回纥应该仅算是少数民族部落大联盟,而不能算作帝国或王国,甚至酋长国都算不上。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

唐德宗贞元四年,回纥便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因此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约在唐玄宗天宝二年,回纥汗国灭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

结果唐文宗开成五年,回鹘汗国便也土崩瓦解被附属的部族黠戛斯打败,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带的回鹘结合,还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

还有一支则西迁葱岭西楚河、七河流域一带,该部回鹘和当地其他突厥语民族组成喀喇汗王朝、又称为葱岭西回鹘、阿萨兰回鹘,极盛时所辖东起库车,西至咸海,南临阿姆河,北抵巴尔喀什湖的广大地区。

而如今来到汴梁朝贡的所谓使者萨博·本·默罕默德,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喀喇汗王朝或阿萨兰回鹘的使者,只不过由于此时的大宋外交一片空白,管理鸿胪寺这等外交机构的人又是周邦彦这么个大音乐家、床下大词人,所以待得问了萨博的来处,然后用府库里山水画一般的西域堪舆图一对照,便也认定他是从回纥来的使者了。

最后再说于阗的使者,其实这于阗国的确是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其国民人种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

但是,这正儿八经的于阗国早在北宋景德四年就被当时西迁的喀喇汗王朝给吞并了,并且逐渐恨猪教化。

当时应该是北宋建隆元年,西迁的喀喇汗王朝木萨汗宣布恨猪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恨猪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四十年的宗教战争。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

虽然在恨猪教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

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

关于于阗国灭亡的确切时间,史无明载,应在北宋淳化四年和北宋景德四年之间。因为在和田文书中有淳化四年的“甘州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道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二一章 【争执】,网址:https://wap.at55.net/8/8713/103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