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3)
2009-11-0121:58:10
不好意思诸位,今天没按一般时间发,有点急事,耽搁了。
每天发贴前最爱看的就是大家的回复,因为有人聊啊,想说两点:
1、有关于少帅,其实我的评价并不过激。张氏在东北沦陷负有责任,在现有史学界已无多少异议,有关详情可查询他晚年的相关问答。在这一点上,老关一直以为,是条汉子,就该有所担当。
2、有的兄弟对我的浑号有兴趣,夏完淳曾有诗曰:“三年战士一年囚,坐失关河五十州。”在我看来,往者不可追,历史无外乎是对一种精神的追寻和怀念,这应该是更深刻意义上的“关河五十州”。
2009-11-0122:00:01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不声不响靠过去,然后掏刀,杀人。但是日军骑兵没有这个心理素质,见好不容易追到了目标,一个个原形毕露,争着抢着往前冲。
此时,载着马占山的吉普车正在路上急驰。负责沿途保卫的少校副官忽然发现后面烟尘滚滚,扭头一看,一队骑兵正飞奔而来。
这是一个异常的举动。副官感到情况不妙,命令停车,并立刻率领卫队保护着马占山冲上高地。
只要仔细观察,日本人还是日本人,那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怎么扮中国人都不像。
既然已识破真相,狭路相逢,先下手者为强。马占山的卫队都是从部队里挑选出来的神枪手,居高临下,一顿排子枪打过去,顿时把这支兴冲冲的敌骑兵打得人仰马翻。
自己偷袭变成了被人家伏击。日军傻了眼,又听见周围枪声大作,害怕被撤退部队围拢过来遭到歼灭,仗着座下马比较快,赶紧的溜的溜地跑了。
马占山撤出了所有防线,退入省城。
他并不打算坚守这座城池。齐市并无高大城垣可以让他凭险据守,马占山准备率部向海伦一带转移,那里是产粮区,能够解决部队粮饷问题,可以让他东山再起。
在撤退前,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手下还有500名日俘。
马占山考虑了一下,将日俘全部释放,并留给即将进城的日军将领一份声明,言明自己遵守国际公法,未杀战俘一人,请对方也照此办理,宽待俘虏及城内未及撤出的伤病员。
显然他大大高估了日军的文明程度。
日军对自己的士兵尚且苛刻无比,哪里肯掏粮食来给你养战俘,更何况江桥一战,他们刚刚吃过大亏,报复还来不及。
马占山前脚刚走,日军进城部队就把伤病员搜出来杀了个精光。
这是一支骑兵部队。领头的叫多门。
此多门非彼多门,他实际上是小多门,仙台师团师团长多门的亲弟弟。
可这位要说了,三间房一战,蹦哒得最欢的人里面,没这位仁兄啊。
这就得看老多门的功劳了。
眼看省城倾刻可下,大功将成,老多门并不是一个圣人,一捉摸,肥水不流外人田,便宜事不给弟弟还给谁。
于是第一个进入黑龙江省城的便成了小多门。
要不是老多门开了后门,日军里面,天野、长谷,还有那个朝鲜军,哪个是省油的灯,可以说排队都轮不上他。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军中有兄好为将。小多门当然能够体察兄长的一片苦心,所以抓住机会,一心要多拿人头回去请功。马占山跑了,他就砍了那些来不及撤走的伤病员。
杀完了人,他率骑兵继续出城追赶马占山,想把这颗最值钱的脑袋也收入自己囊中。
可是要追的话,总得有个目标,在城里搞杀人比赛耽误了时间,一出城都不知道马占山跑哪个方向去了。
不用急。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最新章节第62节,网址:https://wap.at55.net/77/77728/63.html
无敌败家子
养个权相做夫君
巨人号角
我是林正英的僵尸徒弟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五州快递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
女主光环被夺之后我重生了
元阳君总是想撩我
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