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0节(1/3)

2010-05-0509:03:04

他说孙永勤战死后,日军检查尸体,发现了一张蒋何共同签署的委任状。

“委任状”在哪里,问他要。

没带来。

那胡白案呢?

酒井已经被问急了。

何应钦想缓和一下气氛,让人端上茶点,孰料眼前的这两个家伙果然属于“兽类”,根本不通人间情理。

他们把茶点往旁边一拨,谁要喝你的东西!

然而刷地一下抽出军刀,对准了何应钦。

你说——

蓝衣社宣传抗日,又是特务组织,不是这些人干的,又会是谁?证据,用不着,辩论,那更是浪费时间。反正一句话,就是你们唆使蓝衣社做的坏事。这是不容动摇、无可辩驳的事实。

何应钦性格温和,属于正人君子一类的,非常讲究待人接物。一时间,被两个小混混又讹又骗又吓,弄得满头大汗(“倭寇蛮横,非理可喻”)。

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酒井一看,原来你跟我们不是一路啊,这就好办了。直接亮清单吧。

开给参谋本部的“清单”上,一共只撤两个人、两个单位,不过那也就是骗骗“傻瓜元”的,酒井给何应钦看的单子叫做“一锅端”——什么国民党党部、中央军、宪兵、蓝衣社,全给我撤走,反正华北就是不能再留下一点“中央”的气味儿。

何应钦开始以为只是撤两个职务而已,没想到对方的胃口这么大,顿时眉头紧锁,再也不说话了。

见对方不答应,酒井赶紧又用上一招,那就是武力恐吓,而且语不惊人死不休,哪一句最吓人他用哪一句。

第一句:如果你不全盘接受,那么一旦发生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这样的“惨剧”也不是不可能的。

何应钦是有头脑的,不然如何能够做到全国军政部长。这一句吓不住他。可接下来这句就不一样了。

第二句:你们蒋介石持的是“双重政策”,谁会看不出来呢。你们不是老问我们究竟要做朋友还是做敌人吗,这要让蒋介石本人来回答,他别指望脚踏两只船,又拉英美,又忽悠我们,做梦!

末了,酒井还一本正经地宣布:关东军与天津驻屯军都一致认为,蒋介石没有与我们日本亲善友好的足够诚意。

就是这句话,让何应钦大惊失色。

蒋介石当时是一国军事首脑,不是谁都可以指名道姓,说蒋某人如何如何的。这就跟指着日本人的鼻子,告诉他:你们裕仁特不地道。一个意思。

在何应钦看来,这无异于日方已经下了最后通牒。

一番狠话撂下,见何应钦脸色都变了,酒井和高桥赶快拍屁股走路。因为再呆下去他们怕露马脚,暴露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代表”的真相。

这就是发生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的“河北事件”的开端,被史学界称为“国民政府政治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613)

2010-05-0513:32:31

在酒井下“通牒”的第二天,天津驻屯军便闻风而动,张牙舞爪地跑到河北省政府公署附近,来回溜了两圈,算作示威。

紧随其后的是关东军,出兵虽然有难度,但发篇声明却是顺水人情,抬手就来:天津驻屯军的做法,我们十分支持,完全支持。

面对空前紧张起来的华北局势,南京的汪精卫除了翻来覆去念叨:额滴个神啊,就只会急得在房间里打转转。

蒋汪蒋汪,“蒋”在哪里呢?

他在西南,正忙着“剿共”呢。

这时候由于罗文干辞职,汪精卫自己兼任了外长,但这位仁兄平时夸夸其谈虽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最新章节第250节,网址:https://wap.at55.net/77/77728/25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综漫血槽为零 我郎腰瘦不胜衣【完结】 朱雀临凡 梦启之孤刀镇九天 权少惹爱,老婆休想逃 男神擒获记:甜蜜不会只在回忆里 旋风之不一样的白雪 [红楼]迎春的后宫路 刘铮郑月茹 逍遥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