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4节(1/2)

2009-12-2521:10:24

在那个时代,辽东义勇军发展最快,风头最健,为各路义勇军之翘楚。

吉辽地区的义勇军,都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辽南义勇军,上层知识分子多,但中流砥柱却是绿林出身的老北风等人,辽西义勇军(黄显声等组织)呢,以警察为骨干,有部分绿林加入,而辽东义勇军,领头的则大部分是军人,绿林人物很少。

辽东义勇军的诞生,与两个人有相大的关联,或者可以说,是这两个人从一正一反两个方向成就了它。一个是于芷山,原任东边道镇守使,“九一八”事变后没多久,便带着家当投了日本人。日军在攻占锦州的时候,关东军差不多全集结过去了,帮着他们看家的伪军,除了张海鹏,就是这个于芷山。

另一个人是于芷山部队的一个团副,叫唐聚五。

唐聚五是东北讲武学堂第6期步兵科的,比黄显声低3届。他是那一期的保送生,也就是不要考试就可以进去读书了,而保送人,就是张学良。有了这层关系,他跟黄显声一样,都属于铁了心准备跟着少帅干的东北军少壮派。

刚开始,于芷山因为把不准时局方向,没有贸然投敌。但当唐聚五所在的那个团的团长投降了日军,他主动请求带兵予以讨伐时,于芷山却不同意。

人微不一定言轻,匹夫亦能救国。一气之下,唐聚五便跑到北平去找张学良告状(那时关内关外来去还很方便)。张学良当然支持他,马上升其为团长,要他回去相机行事。

可这个团长当的实在是晚了一点,因为等唐聚五回来就职时,他发现于芷山已经带着省防第1旅降敌了。他紧赶慢赶,只追回来2个营(省防第1旅第1团第1、3营)。

但就是这区区2个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后来发展到了37个师(当时称为“路”),有24万人之多,成为义勇军中数量最多的一支部队。

由此可知,如果东北军缺一个组织部长的话,唐兄是绝对可以胜任的。

人多,不一定都能打仗,何况也没有这么多的武器可以供他们使用,所以辽东义勇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拿大刀长矛的比拿步枪的要多得多,基本打法也和辽南义勇军差不多,即围着铁路打游击,拦拦火车,炸炸桥梁,那是家常便饭。

由于辽沈铁路被过于“关照”,南满线上曾连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关东军甚至一度不得不考虑停止列车的晚间运行。

除了进行铁路破袭外,辽东义勇军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火烧沈阳东塔飞机场(原属东北军)的飞机仓库,一晚上烧掉了14架日机,把日军飞行员心疼得直掉眼泪。

对义勇军这种在自己家门口大闹天宫的做法,关东军当然不能不管,但苦于兵力不足,只能让于芷山的伪军先出马,给他打头阵。后者也不是省油的灯,趁势跟日本人要了一批上好的军火。

让于芷山和关东军都没想到的是,这批武器拿到伪军手上没几天,就换了主人。

(288)

2009-12-2522:01:42

如同辽南的老北风爱把爆竹放在水桶里跟日本人玩恶作剧一样,唐聚五的辽东义勇军在对付于芷山伪军时也用上了这一招,而且更有创意。

一是不用水桶了,用煤油桶,铁家伙一碰到炮仗炸得还要响还要欢。二是在一个固定地方放,效果不够逼真,要逼真,就得搞成动作片。辽东的这些人脑子真够好使的,他们找来了驴子,把铁桶系在驴背上。鞭炮一点,驴子马上吓得四处乱跑,听起来就好象很多人端着机枪在冲锋扫射一样。三是用来打“神经战”。辽东义勇军人多子弹少,舍不得用,晚上就拿这个在伪军耳朵边放,而且天天如此,乐此不疲,弄得跟义勇军打交道的伪军个个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最新章节第124节,网址:https://wap.at55.net/77/77728/12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凤惊鸿:一代女帝 半岛之侠 恶魔法则黑岩 大乘凡人 阴阳师笔记黑岩 问鼎极峰 诸天之大汉扬威 万世飞仙 一位女帝的自我修养 穿越六零小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