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二十一节(4/5)

,参予策划了弑杀孝闵皇帝和孝明皇帝,为稳定和巩固宇文氏国祚立下了汗马功劳。

宇文护很伤感,说宇文氏的子孙不能理解他的苦衷,以致于骨肉屡屡相残。当年孝闵皇帝宇文觉刚刚登基就要杀我,我觉得他完全是个白痴。那时候宇文氏国祚未闻,拓跋皇族还有很多坚定的捍卫者,而宇文氏和门阀勋贵的权柄争夺也非常激烈。宇文觉受到臣僚的蒙蔽,不想着守住大周江山,只想着抢夺权柄,他就不想想,在那种岌岌可危、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宇文氏能夺拓跋国祚,其它人就不能再夺宇文氏的国祚?其后孝明皇帝宇文敏还是一样,一门心思要骨肉相残,逼得我不得不出手。

现在这种情况又出现了,宇文邕终于忍不住,也要下手了。他以为大周的江山稳固了,可以杀我了,但他就不睁大眼睛看看,现在的大周形势比十几年前更危急。过去突厥人还不够强大,如今突厥人强大到足以一口吞噬我们。此刻大周更需要的是稳定,是强国,宇文氏更需齐心协力,不能为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丢失国之大利,可惜宇文氏子孙都没有长远的目光,都不能理解我。

我还能活多少年?我这个年纪的人,说死也就死了。等我死了,把路都铺好了,宇文邕就算不能征伐天下,最起码可以守住目前的基业,他为什么就那么着急?难道我死了,他就能把大周所有的危机都处理了?大周就能强大了?宇文氏就能永保基业了?

叱罗协和冯迁都很吃惊,他们一直以为这是宇文氏和长安其它势力之间的国策之争,权柄之争,利益之争,谁知这背后竟然再次牵扯到宇文氏家族的皇统之争。

“晋公,你肯定陛下有这样的想法?”冯迁非常谨慎地问道。

“是的,他和独孤氏有秘密约定,通过独孤氏,他向长安各方势力表达了愿意共享权柄和财富的意思,这使得我十几年的努力化为泡影。按他的路走下去,要不了多少年,国祚就要易主,宇文氏的江山就是拱手送给别人。”

“那晋公的意思……”叱罗协迟疑良久,低声问道,“再换一个皇帝?”

“如果我想再换一个皇帝,何必找你们商量,我自己决定就行了。”宇文护叹道,“我活不了多少年了,如果再换一个小皇帝,我死之后假如他控制不了权柄,宇文氏的国祚转眼就会给了别人,这种事还用想吗?”

“晋公,十几年来,宇文氏子孙都长大了,很多人非常出色,有他们拱卫在皇帝左右,应该不会……”

“大汉初年有七王之乱,大晋因为八王之乱而失中原,其后大河南北王旗飞舞,变幻莫测,短命王国一个接着一个,江左的晋祚灭亡后,宋、齐、梁、陈依次更迭,几百年来,这种事太多太多,举不胜举,所以,不要再抱什么幻想,在皇帝没有总揆大权于一身,在皇帝没有完全控制军队之前,这种国祚易主的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宇文护用力摇了摇手,“我不想再换皇帝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培养一位皇帝,因此,我打算把皇帝身边的人换一换。这些人非常顽固,不听话,只好拿鞭子抽了。”

“晋公有何计策?”冯迁问道,“此事牵扯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兵变,晋公可要筹划妥当。”

“如果换一个皇帝,事情就非常简单。”叱罗协摇摇头,神情凝重,“晋公如今要保住这位皇帝,事情就变得非常危险,假如这位皇帝能够控制一部分军队,那局势就完全变了。不管怎么说,他是皇帝,他只要足够慷慨,就能买到忠诚,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是武泉公李丹的计策。”宇文护从案几上拿起一卷文书递给两人,“你们仔细看看。”



叱罗协和冯迁没有仔细看,只是大略翻了一下,然后就放到了案几上。

“你们觉得如何?”宇文护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隋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二十一节,网址:https://wap.at55.net/76/76620/89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