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百七十三、适应性训练(3/3)

教练当作秘密武器来使用的,对当秘密武器他很有心得。

“今天就练到这里吧!”刘绍阳开始觉得手臂酸痛起来,他有些佩服焦明谦,自己光站在篮网下接球传球就觉得很累,但焦明谦还是一如继往的在不停的投篮,丝毫看不出有吃力的样子。

“时间还早,让我再投几个球!”焦明谦说道,这点训练量对他来说还不过瘾。

“一会儿球馆的人要来撵人了”刘绍阳说道:“他们只给了我们两小时适应性训练的时间,可能马上就有别的球队过来训练了!”

话音未落,篮球馆门口就呼拉拉的进来了一大帮人,人都很熟悉,毕竟在小组赛里碰过面,虽然那场比赛焦明谦没有上场,但他还是看到几个熟面孔,来的正是美国队,他们也来进行适应性训练。

…………………

感谢“m;老书虫m;”同学的书评,你的书评我看了,很用心,谢谢。本书正是有了你这样的支持者才让我坚持到现在,其实有很多朋友都在默默的支持我这本书,一直没能和大家好好交流是我的一个遗憾,向你们道歉了。

本书的主角是打算写成得分机器的选手,这一点“m;老书虫m;”同学没看错,你觉得现在主角的风格出了问题,针对这个,我想解释一下。现在的情节还没到那一步,所以看起来主角成了靠挡拆来得分的三分炮台,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还算合理,毕竟主角现在的阶段是从业余球员向专业球员展的过程,世青赛只是主角迈出的第一步,在情节设计中,正是主角的三分能力才是他留在球队的主要原因,而且教练对他的安排也是暂时定义在投手的范畴。在比赛中他的上场时间并不多,在这么短的上场时间里,指望他能有什么常的个人能力挥有些不现实。但小组赛生死战中,主角的得分并不少,没有表现出能力是因为中国队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追分什么最有效?三分球肯定比两分球有效,所以在主角好不容易有了长时间上场机会后,他还是以外线三分炮台面容出现。后面还有比赛,主角肯定能获得大把上场时间,在前面情节里对主角一些训练场面的描写不是白写的,肯定会有个人攻击能力全面爆的时候。至于让主角最终成长成什么类型的球员,现在还不能说太多,毕竟写到现在主角还在17岁左右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少年成长是路线是很多样化的,对篮球的理解能力决定着成长方向,不过主角具备的天赋能力肯定会扬光大的。

本书有些慢,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所以容易让人看的不是很爽,这一点老马只能说抱歉,因为毕竟三十好几的人了,家庭和工作都要兼顾,每个星期都要两地奔波,精力实在有限,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篮球每天个把小时,留给写书的时间确实不多,能保证不断更就已经很难得了,希望大家体谅。为了这本书,我已经几个月没打牌了,实力下降的厉害,过年期间被朋友拉着放松,打了几场牌局,结果是孔夫子搬家——全是书输,很郁闷。但看到还有这么朋友在支持我的这本书,点击和推荐都能上榜,心情也随之好起来,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
本章已完成!

精准打击 最新章节一百七十三、适应性训练,网址:https://wap.at55.net/76/76496/175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