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六)(1/2)

顺了沈括的意,也顾全了苏颂和唐勋的面子,这是双赢的事情,陆承启还是很乐意做的。沈括听了这句话,也顺驴下坡地说道:“陛下,且看这后装火炮的优势,不过是装填快而已。这三门火炮,应当是苏监正和唐侍郎竭尽全力铸出来的火炮,却仍不能解决漏气的问题。臣愚钝,窃以为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只是苏监正和唐侍郎当局者迷,尚未想到一个笨法子而已。”唐勋和苏颂对望了两眼,并没有阻止沈括说下去。陆承启曾说过,学术的问题,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要想科技进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要集思广益,共同寻找办法了。陆承启示意沈括继续说下去,沈括得到了小皇帝的认同,也大胆地说道:“后装炮门这个想法,以臣愚见,是非常好的设想。只是漏气这个问题过于严重,才被两位弃之脑后罢了。要是解决了漏气的问题,岂不是又得一门犀利火炮?”陆承启来了兴致,他始终认为一门火炮,射速的快慢,直接影响战场的走向。开花弹不难,陆承启脑子里就有几个方案,可射速的问题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了,当即说道:“沈卿,继续往下说。”沈括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有个笨法子,也是根据苏监正和唐侍郎的思路而来的……”见沈括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唱女子一样,陆承启恨不得赏他一个爆栗,心道:“你丫的,有什么想法就说啊,这是在吊我胃口么?”好在沈括见到他脸上的不快,连忙说道:“……臣认为,如果像洪祥式步枪一样,给这门火炮配上一个子弹就好了。发射炮弹之时,只需把这个子弹装入炮门之中,点火既能发炮……”沈括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听得糊里糊涂的,不知所云。沈括见他们都不理解,急得在一门后装火炮上指手划脚地说道:“陛下请看,就是把这里掏空。然后再另外造一颗子弹,里面装着黑、火药和炮弹,要发射炮弹的时候,把子弹装入,点火就行了……”陆承启到底是有超过他们近千年知识的人。听了沈括的描述,他似乎明白了沈括的想法。这个办法似曾相识,不知道在哪里见过而已。只是苏颂和唐勋就没有陆承启这么好的理解能力,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沈括到底在说什么。陆承启见他们两眼迷茫的模样,便知他们没有明白过来,便说道:“沈卿,你的画功如何?不如拿来笔墨纸砚,画出你的想法,这样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沈括正愁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得陆承启这么一说,大喜过望,当即说道:“请陛下稍等片刻,臣这就去画出设计图。”陆承启点了点头,沈括也不耽搁,径直走出了试射场。沈括前脚刚离开,后脚那两个个测量射程学徒便回转了。骑着马的学徒翻身下马,深深躬身说道:“陛下,我们粗略测出,这一炮打出了九里地。若是再加大火药的量。用更重的炮弹,应当能打出十二里地……”陆承启吃了一惊,他隐隐记得后世在虎门旅游的时候,听导游说过虎门炮台上的仿制红夷大炮。最大的射程也是和这门火炮差不多,甚至还有所不如。这么说来,这门不计钱银造出来的火炮,已经拥有了一流的性能。若是能配上开花弹,再提高一下射速的话,那简直是战争利器啊!后世把大炮成为战争之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几百门大炮一起发射,几百枚炮弹同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面爆炸,哪里是活人能存活下来的?陆承启记得德国某个军事家的名言:“用无限的暴力歼灭敌人的战斗力,为达此目的,惟有机动力与火力综合之冲力。”在绝对的火力面前,任何的抵挡都显得很苍白,很无力。这无关残不残忍的问题,难道让敌人冲上来把你杀死就不残忍了吗?火药武器的出现,必定是冷兵器的退出战争帷幕。这是历史的进程,在更有效的杀人利器面前,冷兵器已经跟不上潮流的发展了。而恰好在这个时候,大顺的冷兵器也发展到了巅峰,弓弩的射程已经接近了极限。要想以兵器之利继续抗衡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唯有进一步发展。陆承启出现,也填补了原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古代做皇帝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六),网址:https://wap.at55.net/76/76019/37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