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荆楚长剑(1/3)

还没等高杰开口询问,骆思恭便道:“莫非和那五尺长剑有关?”宗擎尊者点点头道:“这两年来,老衲拜托骆大人让锦衣卫在各地收集关于这五尺长剑出没的消息,其实是要了结当年的一桩悬案!”骆思恭道:“大师说的是普从尊者坐化一事?”宗擎尊者慨然长叹道:“没错!当年我和师弟普从领方丈小山上人法旨,跟随俞大猷将军军中学艺,历时三载有余。在我俩学成归寺之时,俞大人将两部亲手编著的武学秘籍交由我俩带回少林。我身上带的乃是《剑经》,师弟普从携带的则是《荆楚长剑》!”“《荆楚长剑》?!”骆思恭惊道:“据说此剑法乃是俞将军的授业恩师李良钦大师所创,平素李良钦大师都是以丈二棍法闻名天下,而荆楚长剑则是在其参与抗倭战事中融合了苗刀、齐眉棍与日本刀法而创的双手剑法,在抗倭战争中用于对付倭寇,发挥出了难以想象的奇效!只是,这门绝学不知为何,在俞将军去世后便失传了一般,销声匿迹!”李良钦,乃是明朝嘉靖年间民间抗倭名将,是同安古城李氏家族一重要名人,位于东孚诗山后寨后村的陡强山,还留有其当年所建抗倭山寨“龙安寨”。良钦李公,名三,讳天赐,公机宜超越,相貌魁梧,生性秉忠,操行端严,文韬武略,武艺超群,勇猛过人,少以任侠结客,得异僧齐眉棍法,后乃加为丈二,时间闽浙沿海倭寇猖獗,公率地方百姓族中弟子,组织武会,设教四方传习棍法,成为丈二棍法一代宗师。公以武会友结识铁扫翁和柴耙公,终成至交,传为佳话。后官拜义勇将军。加封“名世干城”!宗擎尊者微笑道:“骆大人见多识广,所言极是!因荆楚长剑习练起来需要条件颇高,能修炼有成者寥寥无几,所以精通这套绝学的甚少。而俞师天资卓绝,尽得李公真传,得以将此剑法传承下来。”高杰疑惑问道:“那当年大师您和普从尊者是否也学得了荆楚长剑技法呢?”宗擎尊者摇头道:“我二人随俞师修炼三年,将少林棍法失传的真诀好不容易方才掌握,哪还有余力去修炼荆楚长剑呢!何况,荆楚长剑对习练者的要求太高,而且杀戮之气甚重,并不适合我等出家人习练,所以并未从俞师那里继承这门绝学。”高杰继续问道:“那后来你们师兄弟二人将《剑经》和《荆楚长剑》两部秘籍带回少林寺,这么些年来,是否有人修炼出绝世剑法呢?”宗擎尊者苦笑一声道:“小杰你有所不知,我二人带回寺中的,并没有剑法!”没等高杰追问,骆思恭笑道:“据我所知,《剑经》其实是一部棍法秘籍!”宗擎尊者晗首道:“不错,古时武人亦常称棍为剑,俞师这部《剑经》秘籍中记载的正是改良自丈二棍法的一部棍术典籍!至于《荆楚长剑》吗,那便是我此行随你等深入金国腹地的原因所在!”原来,当年在宗擎、普从二僧拜别俞大猷之时,俞大猷分别将《剑经》和《荆楚长剑》两部秘籍交予二人,叮嘱《剑经》是要带回少林寺作为传承之用的,而《荆楚长剑》则拜托普从尊者带去他的家乡,交给其子俞咨皋。所以,离开俞大猷军营后,宗擎和普从二人便分别了,一个径直回到少林寺,另一个则前往福建晋江,去俞大猷的家中送《荆楚长剑》秘籍。骆思恭听到这,皱眉道:“俞将军之子俞咨皋,现在是福建总兵,武艺不凡,但却从未听说过他会使荆楚长剑啊!”宗擎尊者叹道:“的确如此,当我回到少林寺一月有余,普从师弟方才归来,而且是被人抬回寺中的。他那时已经重伤垂危,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便伤重而化。而从他临终的只语片言中,我们得知,他在送《荆楚长剑》秘籍去福建途中,遭到数位蒙面高手袭击,寡不敌众,掉落悬崖,而《荆楚长剑》前半部在混战中被夺,他拼死跳崖也只保住了后半部!”高杰和骆思恭相视而惊,没想到多年前围绕着《荆楚长剑》竟然还发生过这般惊心动魄的事情。宗擎尊者继续道:“因为答应俞师之事未能做到,我少林寺深感愧疚,便另行派了十多位武功高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明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五章 荆楚长剑,网址:https://wap.at55.net/75/75533/20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