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中邪的马儿(1/3)

今天有点事情。这一章早早的校对好发出来,晚上如果来得及就再发一章。如果来不及,欠点字数明天补上。

求推荐票,求收藏,喜欢这本书的书友请把本书加入书架,这对作者君很重要,非常感谢。

=================

第二十章【中邪的马儿】

他这才想明白黄村正为什么这么激动甚至想拿鞋抽自己。

一个酿制酱油的法子罢了,在黎青山眼里,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在黄村正看来,这份量就重了。

村里人跟这世道下的大多数平头百姓一样,世世代代都把种田当成养家糊口最重要的手段,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大江,所以祖上几辈也会捕鱼。以农立家,以渔扶家,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虽然跟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无法相比,但只要知足,这日子就还过得下去,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孩子有饭吃,婆娘有衣穿,这生活还有什么可值得抱怨的?

可是传到某一代时,大江南北便归属了不同的国家,而且隔个一两代就要变天。几代下来,大江南边经历了刘宋、南齐、南梁,再到现在的南陈,江北则是东西魏对峙,再到北齐和北周,一直到现在的隋国,也不知道往后还会怎样。这天下归了谁,这江山姓了啥,原以为跟平头百姓没什么关系,可到头来才发现,这关系不但有,还大着。

赋税的轻重,田地怎么分,兵役让谁家娃子去,要不要打战,各种政策的变化……

一张张纸从那座遥远的、谁也没去过的大兴城送来,于是以前乱七八糟的那些铜钱通通不能用了,只能用新铸的五铢钱,好在官府还算有点良心,给出了可以兑换的期限;旧的律法不让用了,以后无论是谁犯了事,要治罪只能用《隋律》,其他的通通废除;盐和酒居然可以民间买卖了,这是几百年来最大的改变,商贾们为之欢呼……

城头变幻大王旗,本以为那只是遥远的一群人在争强斗狠,与我们小老百姓有何干系,可最后才发现,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的发生了,牵动着生活的网,谁也挣不掉的一张网。每个人都像一只被网网住的鱼,那网动一下,你就得跟着动。油米柴盐酱醋茶,什么都与这有关,赶上了和平的年代,甚至连空气里都少了一丝血腥味。

就拿长江来说,陈和隋的对立让长江的归属变得模糊起来,于是才有现在的水寇横行,村民们下不了江,这日子便等于是被砍了一只脚,白白断了渔收。这关系不是大着吗?若是秦始皇那时期,能有这事?

虽然附近有些零星的湖,村民们农闲的时候也会去捞上些鱼,可湖毕竟是湖,湖里的鱼比起大江来,那是差得多了。捕的人也多,最多的时候抛张网下去都跟人叠着,拉起来换个地再撒下去,又跟另一张网叠在一块。田地也不好,不知道咋回事,每年都要闹心,收成几乎每年都赶不上其他村。天长日久的下来,黄蚁村的日子就越过越差了,传到这一辈,终于沦为附近有名的穷村。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可幸运的是黄蚁村却没有应验了这话,仍旧以正直忠厚闻名,这一点倒是让黄村正甚是自豪。村民们大多不识字,自然不知道圣人说过些什么君子固穷的道理,可却用实际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圣人们说过的话。

可是他这当村长的毕竟苦恼啊,全村上下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老人们缺衣少食,孩子们还没长好就得下地干活,一个个晒得黑不溜秋的,虽然错不在自己,可他还是经常自责,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当好这个村正,没有带领着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愧对列祖列宗,和村民们满满的信任与尊重。

所以当他发现村民们还有酿造酱油这一条生财的野路子之后,他的激动,以及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就可以轻易理解了。

“那你说咋办?”黎青山惴惴地盯着黄村正手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蚁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中邪的马儿,网址:https://wap.at55.net/69/69125/20.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