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坑爹的人头税(1/2)

因为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所以大柱已经跟着寒爹爹交了好几回税了,对这些倒是清楚得很,问题是农盲的寒初雪却是听得眼睛直打转。

租调她倒大概知道是什么,再怎么说她也曾是考过历史的文科生,唐朝的租庸调制那可是抓题率很高的知识点来的,事隔十多年她都还记得它呢,所以说这租、调,劳役是什么,她是有些概念的,问题是她不知道古代的亩产量有多少呀,也不清楚这大昌朝的物价几何,这赋税收得是重呢还是不重,或者说重到什么程度,她是真的一点概念都没有了。

听小妹尽问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二柱不由好奇了,“小妹,难道你师父不用交赋税服劳役的吗”

否则自家也十岁了,怎么会像是一点也不知道这些的呢。

还没等寒初雪想好借口,大丫已经帮她解围了,“小弟,出家人是不用交税和服劳役的。”

“可是道士也算出家人吗”

“这”作为一个纯正的农家娃,大丫还真有些分不清楚和尚跟道士算不算一家人。

“肯定是算的,都是方外之人嘛。”寒初雪一本正经的点头,不管算不算,现在也只能这样混过去了,否则她要如何解释自己的不通俗务呢。

可能是她说得太肯定了,大柱三人竟真的信了,二柱立时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就难怪小妹你不懂这些了,我听人说出家人是不税不征的,去年村头的阿石家因为交不起税,他二哥还出家当和尚去了呢。”

寒初雪眨眨眼,还有这样逃税的

也是哦,以前念书时就看到过,有些朝代信佛,僧侣是不税不征的,结果许多交不起税的人干脆就遁入空门,就像那个阿石的二哥一般,这也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

当然大昌朝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事,寒初雪是没兴趣管的,只是从这一点可看出,这大昌朝的赋税只怕不轻。

“我们这一亩地能产多少粮,交上八升就没得剩了吗”

虽说她没种过地,甚至是完全不懂种地,但按常理,一亩地总不至于这么少产量吧。

寒家三兄妹有些无语的看着她,让寒初雪瞬间觉得自己好无知,脸不觉有些红了。

看到她犯窘了,大丫很有姐妹爱的细细给她解释起来,大柱和二柱负责补充。

原来这户税照亩产二石左右来算是不算重的,因为按照大昌朝的度量衡一石等于十斗,一斗就等于十升,也就是说一亩地能有两百多升,如此八升的亩税,差不多是三十税一,照理说肯定是交得起的。

而寒家为何会被这交得起的税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就得先来说说大昌朝的户籍制度了。

按照大昌朝的户籍制,一丁男十六到六十岁一丁女同丁男为一户,每户可以分得露田也就是种粮食的田地五十亩,桑田也就是种桑麻一类的田地十亩,这些就是官府分给农户的口分田了,每年每户每亩交租八升,调布一匹,麻三两。

说到这,不知各位看官看明白了没有,寒初雪倒是恍悟了。

问题就出在每户每亩这几个字眼上了,大昌朝的田租并不是按田地收的,而是按户收的,也就是说它收的其实是人头税,不管你实际有多少地,只要是登记在册的一户就得按这个标准来交税。

这就能解释为何寒家这般容易分家了,并不是寒秀才开明,而是当权者不可能任由一大家子几代同堂的为一户,否则这得少收多少税呀,所以法令明确规定了,凡家有丁男、丁女两口以上者,户税翻倍,有这座大山压着,谁敢不分家。

如此人头税是少不了了,如果每户真能分得那么多地,那也绝对都是交得起税的,可问题是一般农户根本不可能分得这么多的农田,土地兼并严重,这是历史书上每朝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家农女 最新章节第九章 坑爹的人头税,网址:https://wap.at55.net/64/64315/9.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巨炮镇银河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繁星如许伊人梦厉擎天 捉妖局 坟葬鬼,阴婚契 穿越之秦梦蝶 仙鸿路 隐居三年,我成了绝世高人 徒弟修炼我摆烂,满宗畜生横压诸天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