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吐蕃之战 三(1/3)
贞元三年(787年),尚结赞向马燧表示要会盟,马燧同意了,李晟和韩游瑰反对。这时,韩滉去世,张延赏和马燧劝说皇帝罢免了李晟的军职,三月廿三,回京任太尉、中书令。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三月廿七,马燧也回京。四月十七,德宗任命崔浣为鸿胪卿,让他要求吐蕃先归还盐州、夏州两地。五月初一,浑瑊从咸阳入京朝见,德宗任命他为清水会盟使。尚结赞要求在原州的土梨树会盟。神策军将领马有麟怕吐蕃凭借土梨树的险阻设下埋伏的兵马,建议在平凉川会盟。李晟深切告诫浑瑊在会盟地点要严密防备。张延赏认为李晟这样说会破坏了对吐蕃的诚意。闰五月十九日,浑瑊和尚结赞在平凉会盟,唐军的外围部队被吐蕃擒获。浑瑊、崔汉衡刚刚换下朝服,就见吐蕃军队来劫持使臣。浑瑊迅速跳上身边一匹马,逃出平凉川。吐蕃在他身后放箭,但没有射到他。崔汉衡和宦官俱文珍等其他会盟人员全部被吐蕃擒获。
尚结赞本来计划李晟罢官、擒获浑瑊,再使这些责任归于马燧,这样唐朝的良将就可以尽除了。张延赏知道后,羞愧而终。李泌建议唐德宗联络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围攻吐蕃,德宗与回纥武义成功可汗订立贞元之盟。秋季,吐蕃把掳掠的年老体弱的人,有的砍断手臂,有的挖去眼睛,然后将他们抛弃。在安化峡对掳掠的成年壮丁一万多人说:“准许你们向着东方哭泣,告别故乡!”大家放声大哭,从山崖跳下深谷而死亡和受伤的有一千多人。之后,吐蕃兵势渐弱,被西川节度使韦皋和回纥多次击败。贞元九年(793年),唐朝收复盐州、夏州等州县。贞元十三年(797年),尚结赞和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去世。
西域的丢失
贞元二年(786年),驻守西域的李元忠与郭昕借回纥道(今蒙古)至长安,被提为北庭、安西都护。贞元六年(790年)回纥援军与吐蕃初战失利,又不断勒索庭州(即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州人举城降于吐蕃,节度使杨袭古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次年(791年),以5万人与杨袭古又攻庭州,被吐蕃所率葛逻禄与白服突厥打败,杨袭古遂被回纥于牙帐暗杀。同年,西州亦陷,陇右十八州全境入吐蕃。龟兹、疏勒、焉耆、于阗安西四镇也随之陷入吐蕃。
至德元年(756年)、二年(757年),吐蕃联合南诏攻克巂州,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克维州、松州,西川节度使高适没能夺回。永泰元年(765年),剑南节度使严武派崔宁在西山击败吐蕃军。之后,崔宁接任西川节度使,又多次击败吐蕃军的入侵。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与阁逻凤死后,吐蕃联合南诏发兵十万攻打西川,崔宁在朝中未回,吐蕃、南诏一路连克数城。唐德宗派李晟救援,大败吐蕃、南诏联军,追至大渡河外,联军死伤七八万人。贞元三年(787年),南诏王异牟寻不堪吐蕃的压迫,开始和西川节度使韦皋接触。贞元八年(792年),韦皋俘获吐蕃将军论赞热;贞元十年(794年),南诏正式归附唐朝,在神川大破吐蕃;贞元十八年(802年),韦皋俘获吐蕃将军论莽热,吐蕃由盛转衰。
从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战争已入尾声。吐蕃此时已进入衰亡时期。
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衰落。唐宪宗在位时,只是有吐蕃军骚扰泾州、宥州、盐州都被唐朝击败。同时,唐蕃使者往来明显增多。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进行第八次会盟,称为“长庆会盟”。
第八次会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其后,唐文宗时,吐蕃维州守将降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接纳,引起宰相牛僧孺的不满,成为牛李党争的一个重要事件。除此之外,不见唐蕃之间的其他冲突。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麒麟玉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吐蕃之战 三,网址:https://wap.at55.net/60/60585/92.html
血战天星
重生之超级纵横人生
如果相思听得见
天魔神谭
巫师:我带错了系统
恐怖图书馆
快穿攻略男神指南
带藏獒入洪荒
夏一天天九儿
诸界游戏之我有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