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www.at55.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www.at55.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九十四章 鉴真东渡(1/2)_麒麟玉_爱尚小说网
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鉴真东渡(1/2)

天宝十三年(七五四),诗人崔颢卒,生年不详。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七二三)登进士第,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有才无行,好饮酒赌博。其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代表作有《黄鹤楼》,据传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慨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二首,编为一卷。

天宝十三年(七五四),李颀约卒于是年,生年不详。李颀,籍贯不详,长期居于颍阳(今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尉。后去职,归隐颍阳,炼丹求仙。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崔颢、张旭、綦毋潜等皆有交往,名著当世。其诗内容丰富,尤以边塞诗著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二十余首,编为三卷。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第一次

742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麒麟玉 最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鉴真东渡,网址:https://wap.at55.net/60/60585/62.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替嫁新妻:裴少,今天离婚吗程溪 血祖传说 花椒盛夏香 女医传 反派亲妈的佛系日常 透视小神医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灵魂订造师 合租情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