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 梦中索命(2/3)

老者,虽已须发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他环顾了一下吵吵嚷嚷的厅堂,抬手轻轻压了压,道:“老夫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只听一人哈哈大笑道:“老甄,别说什么要事,不就是卫记酒楼关门了吗?人家可是说得清楚,赵王一天不离开邺城,酒楼就一天不开张。咱们几个人坐在这里商量,还能商量出个鬼来?”

此人是邺城另一个大族邓家的族长邓通。邓家是土生土长的邺城人,虽然明面不及甄家势大,但在邺城这块地面上,它的底蕴并不比甄氏这个外来户稍弱丝毫,所以邓通在甄配面前便有点放浪形骸。事实上,能够成为一家之主,谁没点儿心机?邓通这么做,分明是故意所为。

甄配不由干咳两声,说道:“邓贤弟所言差矣,我等都是明理之人,又岂会受制于一家酒楼?今日相聚,实因赵王殿下的某些作为叫人不敢恭维。赵王殿下一日不走,邺城难安啊。”

又一人拱手笑道:“甄老,说句不该说的话,咱们今日来到这里,还真是为了酒楼。酒楼不重新开张,李某说不定哪天便要迁往他乡了!”

说话的这人姓李名缙,是邺城的一名乡绅。李缙早年是个商贾,后来赚了些钱,趁着一年大灾,在邺城买了几百顷良田,从而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乡绅,就是在司马伦面前他也能说上几句话。其实,商贾轻贱,但有了钱的商贾只要稍加运作,很容易就能改头换面。就像后世,那些成功的商人都会弄个政协委员的头衔,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李缙便是走得这条路,否则今天也不可能坐在这里。当然,李缙这番话说得很直白,但直白的话也有不少人附和起来,厅堂内顿时又吵嚷成一片。

三国末年,河北一带曾经是群雄逐鹿的战场,也是曹操最早掌握的地区之一。此后,这一带就相对稳定,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乱。时局平稳,人们自然就会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就有人每餐万钱而无处下箸。卫记酒楼给他们带来了味觉上的最高享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许会有点遗憾,但是对于这些乡绅来说,却实在难熬。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在后世,把某人扔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环境中,这个人恐怕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而离开了卫记酒楼,这些人无论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觉得如同嚼蜡。

甄配脸色微变,摇头道:“难道大家上书朝廷,就以卫记酒楼说事?”

“这……”就连邓通都不好意思起来,笑道,“如何上书,还请甄兄拿个主意。”

确实,如果真的因为卫记酒楼关门而请求把司马伦调走,朝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否则的话,朝廷岂不是受了卫记酒楼的胁迫?

一直默不作声的魏郡太守田轻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其实,天下承平,邺城哪还需要什么镇守?”

魏郡是大郡,但身为魏郡太守,田轻的位置却非常尴尬。因为邺城是魏郡的治所,掌管邺城军政大权的却是赵王司马伦,田轻这个太守反而成了摆设,他心里最恨不得赵王早走早好,他才可以做个名正言顺的一郡之守。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人忽然咬牙切齿地说道:“司马伦祸害邺城久矣,某家原有良田百亩,就是被他巧取豪夺的!”

众人回头一看,却有些面生,不知道来自哪乡哪县。正自起疑,却听甄配说道:“来人,快快记下!”

很快,又人出声指责司马伦强抢民女。

这些权贵都是精明之人,哪能还不明白甄配的用意,只怕这还是甄配与田轻早就商量好的,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述起来,有人避重就轻,也有人无中生有。但司马伦在邺城多年,平时也没少从这些权贵身上捞取好处。谁的钱都不容易,这些权贵受了司马伦的敲诈,自然怀恨在心,此刻便借机全说了出来。当然,换了谁来邺城,他们都免不了出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晋小厨师 最新章节第41章 梦中索命,网址:https://wap.at55.net/6/6309/30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