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龙生九子(1/2)

“这不是石龟,我的妈呀,这不是石龟。”老先生走了过来,自始至终谢非都没见过,老先生也会有这么惊讶的表情,想都没想过。

“这是。。。什么?”谢非伸手指着眼前的石龟,却是也看出了不同,这石龟长的却是龙头。

“这是赑屃(bixi),是赑屃(赑屃)。”老先生转过身来,两手抓着谢非的胳膊,抓得谢非两臂生疼。

“赑屃?赑屃是什么?”谢非咬着牙,这位老先生是见过风雨的,能让这位老爷子如此激动的一定不是平常的东西。

“赑屃。。赑屃。。。”不过五先生转过头,尽量平复自己的激动,脑海里确实在构思,如何和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讲解赑屃(赑屃)到底是什么东西。

所谓龙生九子,九子却都不成龙。老二螭吻(chin)、老三蒲牢(ulo)、老四狴犴(bin)、老五饕餮(toti)、老六蚣蝮(bxi)、老七睚眦(yzi)、老八狻猊(suni)、老九椒图(shutu)、而这老大就是这赑屃(bixi)。

老大赑屃又名霸下,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老二螭吻(chien),又名鸱尾(chiei)、鸱吻,龙形的吞脊兽,口阔噪粗,善鸣,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老三蒲牢(uo),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三,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老四狴犴(bin),又名宪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老五饕餮(toti)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它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老六蚣蝮(bxi)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鬼棺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龙生九子,网址:https://wap.at55.net/57/57093/13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问鼎仙途 神箓 重建鬼域!我,带领百万鬼差降临人间! 大易师 重生后我又遇见了圣上 太子嫁到,腹黑太子妃 大雪满弓刀 长沙抗战 天道为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