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 喋血宛平 一(1/2)

二 喋血宛平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七日深夜,桂二爷连骂带推地率领着团防队员,冲上了宛平城头。离开桂三后,二爷来到被炸毁了一大半的“聚义堂”,光头团副已将团丁队伍集合好,就等着他这个团长来啦。穿着各式长衫马褂,少许人挎着“老套筒”,大多数拎着马刀和红樱枪,歪戴帽子,叨着烟卷的团丁们,乱蓬蓬站在盛夏的夜里。大伙儿紧张地听着雨点般的枪炮声,不时将自个儿的颈项惊恐地缩一缩。桂二爷见了自已队伍的这一副尊容,也不禁皱眉头:这哪像是将要拉上去打仗的队伍?倒真像一群捡破烂的叫花子。自从跟在孙文屁股后面闹起义的“光复救**”李大斗儿失败被杀后,官府对这北平的屏蔽---宛平,就常驻有一镇军队,以备不测。革命成功后,孙文的“大元帅府”发布命令,追认李大斗儿为“革命军大都督”,在其头颅高悬示众的地方,修起了“革命军大都督纪念碑”。然而,没安静几天,战乱再起。一忽儿张作霖进了北平。一忽儿冯玉祥进了北平。一忽儿清废帝又被赶出了北平……而驻守宛平的军队,一经拉走,就没有再回来。于是,庞大一个宛平城,就成了无人维持秩序的混乱之地。一日数惊,盗贼蜂起,不但升斗小民哭天抹泪,凄惨不已;而且纵是桂二爷之类的大户人家,乱世枭雄,也时常遭到骚扰劫掠,叫苦不迭,自保不迭。于是,在桂二爷的大力倡导和奔走疾呼下,宛平城里的商界人士和土豪劣绅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立宛平团防队,实行自保。于是,有钱人就出钱。出钱至一千大洋以上的,还当了团防队董事;而没得钱的普通百姓,就出力。不管你家有没有壮年劳力,一家一个,男女均可,一年服一次团役。无事大街小巷24小时巡逻巡察,有事拉上去挡枪子,抓土匪盗贼。别说,也还真亏了这团防队,虽然根本就疏于训练有素和严加管理,但毕竟是有了一支维护城里秩序的专门队伍,对土匪盗贼以及趁人之危趁火打劫者,具有了一定的威慑力。团防成立后的第二年,桂二爷利用各种手段选上了团长宝座。一坐上团长宝座,桂二爷就对整个团防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淘汰了一些被强拉来毫无战斗力的女团丁和年过五十的老团丁,增加了团丁们的训练强度、训练时间和补贴费用,通过各种关系,买来了少数军队淘汰的“汉阳造”……于是,团防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令人刮目相看。最著名的是那一次与号称“王双炮”的土匪战斗,让桂二爷和团丁队一战成名。“王双炮”,前袁世凯卫队副队长,本是张一枪的助手和搭档,二手善使于同时使用盒子炮,左右开弓,弹无虚发。这厮且换弹夹极快,战斗中的那盒子炮,就像接上了子弹带一般,源源不断的子弹呯呯呯的射出,给敌人以极度的震憾。因此,江湖上称为“王双炮”,真名倒渐渐给人遗忘了。那一段时间,“王双炮”的给养出了问题。忧郁的双炮老大听肉票讲,宛平城如何如何?便一时兴起,日落时分,扬鞭催马率众匪杀来。蜂烟四起,宛平震动,早有细作将消息报给桂二爷。桂二爷细细听完后,微微冷笑,吩咐立即吹响集合号,团防队紧急集合。一番动员后,拉上了高高的宛平城头。不提桂二爷如何动员布阵,单说那“王双炮”一路催着众匪急跑,想赶在日落之前冲进宛平城,掠得个膘肥体壮,凯旋而归。然而,当宛平城遥遥在望,双炮举起高倍军用望远镜时,却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城门紧闭,城头守者林立,“汉阳造”,红樱枪,马刀,火把,硝盐水和大石头等等,一干极具杀伤力的武器正等着伺候自已,便有些犹豫不决起来。但他终归不愿意兴师动众的白来一趟,勒马驻足想了一刻的“王双炮”,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只听得一声枪响,几百名土匪便狺狺狺的吼叫着发动了进攻。众匪抵拢了墙头,搭了梯子就拚命往上窜。待众匪爬到梯子一半时,桂二爷才大叫“开火!给本爷狠狠打。”守卫者便一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乡绅敢死队 最新章节二 喋血宛平 一,网址:https://wap.at55.net/51/51558/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