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审判】(1/3)
简介
公元 1536 ~ 1541 年
湿壁画, 1370 x 1220 公分
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梵蒂冈
说明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完工24 年之后,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保罗三世兴奋异常,根本不顾艺术家年事已高,企图“让他显示其绘画艺术的全部威力”要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
1535年末,米开朗基罗已年逾六十,教皇这种疯狂的艺术剥削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 老艺术家从1535年末至1541年10月31日止,用了近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幅体现着画家大无畏艺术魄力的多人物构图《最后的审判》,在这块将近200平方米的祭坛后的大墙上,他绘出了数以百计的等身大小的裸体群像。
米开朗基罗于作画其间不断从赞美诗《最后的审判日》和但丁的《地狱篇》中汲取灵感。壁画的中心主题是人生的戏剧,人注定要不断背离上帝,罪孽深重,但终将得到拯救。由于墙壁面积广大,艺术家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将大约四百个人物安排在这一空间。必需有一种像旋风一样的主要力量将整个空间结合成一体。
最后,画面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画中人物趋于在水平面上组成群体,随着位置的升高,人群愈加密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左侧升入天堂和右侧走向毁灭的画面中突出的竖向运动。同时,一种周而复始的活动将上升与堕落和左右着整个人群活动的审判者基督这一中心人物联结在一起。
米开朗基罗奋力解决画中人物在从下面仰视时所应呈现的比例这一难题。他将上面的人物画得大些,底部的小些,以适应自下而上的观赏效果。在 1541 年揭幕时,这幅独自完成的巨作引起轰动。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刚去世不久,教皇庇护四世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腰布或衣饰。受命的画家们于是被谑称为“内裤制造商”。
这幅壁画也和天顶画一样,是由米开朗基罗独力完成的。《最后的审判》是圣经的传统题材,在所有的教堂里几乎都有这个主题的壁画。它无非是宣传人死后凡行善升天,作恶入地的因果报应。基督教义说,耶稣被钉死后复活,最后升入天国。他在天国的宝座上开始审判凡人灵魂,此时天和大地在他面前分开,世间一无阻拦,大小死者幽灵都聚集到耶稣面前,听从他宣谈生命之册,订定善恶。凡罪人被罚入火湖,作第二次死,即灵魂之死,凡善者,耶稣赐他生命之水,以求灵魂永生。画家借题表现了许多代表人类正义的呼声的精神形象:在画面最上端,即靠近天顶两个拱形下,左右各绘了一组不带翅膀的天使,他们围住耶稣的刑具,左面一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组抱的是耻辱柱。两组人物在云端里向中央倾斜。下面占中心地位的是耶稣形象,这个形象与以往壁画上的耶稣均有不同,他是个壮年英雄,神态威严,不大象圣经上的救世主,倒象一个公正的裁判员。他高举右臂宣告审判开始。在他右侧的圣母马利亚,正蜷缩在耶稣身旁,用手拽紧头巾和外衣,不敢去正视这场悲剧,“世界的末日”,对这位善良的妇女来说是太可怕了。
在耶稣的左侧,有体形高大而年迈的使徒彼得,他拿着城门钥匙正要交给耶稣。在最右边,还可找到背负十字架的安德烈,拿着一束箭的殉道者塞巴斯提安,手持车轮的加德林,带着铁栅栏的劳伦蒂。在耶稣左侧的下面,有十二门徒之一的巴多罗买,一个脸上布满惊骇状的老人形象。他手提着一张从他身上扒下来的人皮,这张人皮的脸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被扭曲了的脸形。这是米开朗基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话传说 最新章节【最后的审判】,网址:https://wap.at55.net/50/50220/34.html
世家女重生手札
少将要出嫁
偏不嫁总裁
花都兵王赵东苏菲
我直播预言未来,震惊全网
伐天记
东京警事
重生八零:萌宠小媳妇
坏了,我是个昏君
踏天魔神凤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