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3/5)

,但无论运到港口的货物是什么,都会被全部买下,若是这次不买,天知道下次商船会什么时候来。

东西不实用没关系,可以到黑市去交换,总是能找到用途。

法国的情况更糟糕,德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意大利也是如此。

本着打酱油顺便占便宜的念头加入协约国,却被推到战场南线,独自面对奥匈帝国和德国的进攻。意大利人非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反而因战争引起了国内经济衰退,工人大量失业,社会情况愈发不稳。意大利国王很后悔,他当初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和英法“搅合”在一起?

威廉二世已经被惹恼了,若想不被报复,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下定决心之后,意大利军队“超常”发挥,在进行了九次的伊松佐河战役中,对上奥匈帝**队,总算取得了一定战果,尽管他们每次的伤亡人数都比奥匈军队要多不少,而在德**队增援时,这个数字还会成倍扩大……

此刻,意大利正计划发起第十次伊松佐河进攻,无论如何,只有协约国取得胜利,意大利才能得到期望的战争红利。不过,意大利人还是失算了,就算同盟国被打败了,意大利也没捞到任何好处,之前承诺的条件,英国人和法国人完全没有兑现的打算。

习惯于戳盟友一刀的意大利面条,终于被盟友给摆了一道。

当然,现在的意大利并不知道会受到何种“待遇”,难得鼓起勇气,激-发出斗志的面条军们,正在为接下来的战斗做重要准备。

从尼德商行购买的头盔,大量药品,还有新式冲锋枪,都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巨大”作用。

至少,意大利人是这样认为的。

二月底,两艘载有华夏古董的商船再次从欧洲,这已经是第四批装船的“货物”了,此时,第三批“货物”还在海面航行。

随着欧战的再一次升级,也可称之为欧洲各国“最后的疯狂”,尼德商行的出货量和交易额都达到了“令人恐怖”的数字。

李谨言旗下的各家工厂全部开足马力,机器日以继夜的隆隆作响,运送原料和货物的车队排成长龙,关北城外的工业区,从未像现在这么繁忙。即便是在战争激烈的1916年,出厂的货物也不到如今的三分之二。

不只是北六省,南六省,西北,西南,中原,几乎整个华夏的工厂,在一夕之间都变得异常忙碌。农民种出的粮食,牧民饲养的牛羊,甚至是早些年几乎被市场淘汰的土布,都被大量收购。

同时,华夏联合政府再度颁布筑路计划,这一次的工程规模和资金投入是以往的几倍,楼大总统和交通部长也终于体会了一把有钱不怕花的豪爽。

工程师们聚在了一起,包括华夏人,比利时人,俄国人以及少数美国人。

华夏要修的路很多,不用担心分不到“活”干。

这其中,比利时人是最不需要担心的,按照华夏人的话来说,真金不怕火炼,有之前主持修筑的铁路在,他们都是经过了考验的。自从为躲避战火来到华夏,连简单的打招呼都不会,到如今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华夏语,又用赚到的薪水把家人全部接到华夏来定居,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在这里的生活,让他们远离了战火,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了在华夏定居的打算,即便欧洲战争结束,也不打算回去了。

俄国人的想法一样,现在的俄国比被德国占领的比利时还要混乱,与其回到国内,不如留在胡夏。他们不只把家人接到北六省,还给昔日许多同僚写信,发电报,劝说他们一同到华夏来工作。

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的俄国,尽管落后,但在各领域涌现的人才却并不少。

化学,物理,军工。

若是没有庞大的人才基础,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发展,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谨言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四章,网址:https://wap.at55.net/5/5216/223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