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军心民心(上)(1/2)

远处一看,百姓人数众多,其中老人孩子最多,成年男子和妇人倒是少一些。这些年北方战事频繁,年轻男子要么上战场,要么在为战争服务,比如运输,建筑防御。

举具体的例子,比如修长城,就需要很多壮劳力,而这些劳力基本就是成年男子。比如修直道弛道也需要大量的壮劳力,这些也是成年男子。秦繁重的徭役不是空话,是存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事实。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普通的地方,你会看到成年男子不多,因为他们都集中在一些需要服役的地方,这里的服役不是当兵,而是徭役。

至于当兵,这是原先秦国土生土长的秦人才拥有的权利,蒙恬带的三十万大军是秦军,屠唯带领的五十万大军是秦军,王贲王离父子带领的二十万边军也是秦军,这里的秦军指的都是真正由秦人组成的军团。至于咸阳周围的卫戍部队更不用,而在原本六国驻扎的秦**队也不在少数,毕竟秦统一六国不久,必须派兵驻守,这驻守的军队自然也是秦军。

至于妇人少,这个时代,女人是很少抛头露面的,来犒军的自然妇人女子会少很多。

扶苏和季威向这些百姓走去,走的近了,扶苏就看到百姓纷纷向他这边看来。

“爷爷,你看,是长公子,是长公子啊!”

“是!是!真的是,和镇子里看到的那副画像一模一样!”

“老爹,根本不用看画像,长公子走到这里一看就知道是他。”

扶苏走的越来越近,百姓们已经纷纷认出他了,这两年扶苏在北方督军,见过他的百姓也是不少,镇子里有几个人曾经就见过,此时扶苏走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出了他,确认这就是长公子。

今天有镇民刚好去黄河渡口,回来时在渡口有一支军队今天渡河,是南部来的援军。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镇民看到了军队里两个人很面熟,竟然是蒙恬和长公子扶苏。他开始还不信,因为扶苏震得消息已经传到云中郡,北辰镇是云中郡南部的镇,自然也得到消息。

可是这个镇民刚好以前见过扶苏,越看越觉得是真的,尤其旁边还有蒙恬,认错一个人有可能,毕竟有的人是长的极像。可一起认错两个人,那就没有可能了,这几率实在是太。

认出是长公子和蒙恬将军以后,他就回到北辰镇,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镇子里几位很有威望的老者,大家一合计,就派了几个镇子里几个机灵的子去黄河渡口打听。这一打听刚好遇到蒙恬安排在黄河渡口接王嫣郑则率领的后军的兵士,这些兵士并没有得到蒙恬不能将身份告诉云中百姓的命令,就将真话告诉了这几个子。

消息带回北辰镇,北辰镇举镇欢腾。长公子没有死的消息,几乎是插着翅膀传遍了全镇,让镇子里的百姓几个月以来的心中阴云一扫而光。

长公子扶苏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是百姓口中口口相传的亲近百姓,能懂百姓疾苦,肯为普通百姓办事之人。百姓心目中未来大秦皇位的继承者,也是能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唯一的人。

(这在后世司马迁史记中有明确记载,陈涉吴广起义,打的就是长公子的旗号,足见扶苏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大秦律令极严,徭役苛捐杂税极多,百姓生活的都很是艰难。普通的百姓都盼望着扶苏能早日继承皇位,可是得到的却是扶苏自刎的消息,此时北辰镇的百姓猛然得到扶苏并未死去的消息,当真是兴奋异常。

在举镇欢腾的时候,正好有外出的镇民发现有军队向北辰镇方向赶来,那镇民隔得老远看到那支军队在距离北辰镇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也将消息带回了镇子。这一次欢腾的北辰镇直接沸腾了,因为那个镇民告诉全镇百姓的消息是扶苏带领的军队来到北辰镇周围了。

这个镇民其实也是猜测,根本没有走近去看,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秦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军心民心(上),网址:https://wap.at55.net/49/49643/87.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