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90章 镇守使(1/3)

短短两天,洪江的主人就从周则范变成了王振宇。而周则范留在洪江的,只有周则范三笑丢洪江的故事。而周则范也留下了周三笑的绰号,成为洪江市民茶余饭后的笑话。

王振宇也不傻,他不愿意留话柄给省府的人,依然保留第五守备区,周则范依然是名义上司令,只不过这个司令被礼送出境了而已。

于是洪江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民国元年六月二十鹤,祖籍河南开封。洪江巨商。出生湖南会同县,16岁来洪江做生意,靠卖凉粉糊口,后被朱致大老板收为学徒。因勤奋能干、头脑精明,备受东家重用,三年后升为管家理事。清光绪五年(1879),独立门户,创办“梁德心堂”。经营木、油、盐、米、茶、钱庄、丝绣、苏广、土产、南杂、洋行等,经营范围扩展到云南、贵州、汉口、苏州、杭州、南京、上海一带,资产巨丰。他为人慷慨豪气,时常义助贫民,为地方捐献善款甚多。

3.刘岐山,江西新干县人。洪江巨商。(186o-1865)在太平军当兵五年,离伍后回乡务农,因家道贫困,只身来洪江谋生创业。起先在“高灿顺”油号当学徒。因精明强干、胆识过人、业绩显著而升任为业务总管。1911年脱离高府,独立门户,从摆布摊做起,费尽心血,创建“庆元丰”油号。他善于捕捉商机,转变经营模式,周转资金投入再生产,节省成本,自办作坊。在上海、镇江、汉口等地设立分庄并兼营汇兑业务,拥有百万银两。何健对此人的标注用的是隶书:湘西一带最大的鸦片贩子。

4.徐东甫,江西新干县人。洪江富商。16岁进同族富商“徐复隆”油号当徒工,勤劳苦干,多有建树。自立门户,开设“荣昌祥”布店、“徐荣昌”油号。他广纳贤才,运筹帷幄,长操胜算,资本逾百万银元。却居丰思俭、富不忘本、舍财济人,社会慈善募捐有求必应。对于这个人,何健还特别用一段小楷标注,今年四十有五,对于实业兴国也是很有热情。这个标注,让王振宇立刻对这个商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5.刘松修,江西新喻县人。洪江富商。光绪初年,随父亲刘蔚斋来洪江创业经商,先后与同乡合伙开办“协和”钱庄,后改办“庆丰祥”布店、“刘同庆”油号、“刘安庆”油号。何健特别标准:刘松修三十有二,擅长管理,重视经济核算,建立了往来存欠比期挂牌、货物、生产、工具,的盘存制度。他还善于用人,网络信息、分析行情、注重产品质量、讲究诚信道德、让实利于顾客、关心员工福利、产业越做越大。

6.陈昆山,江西新干县人。洪江富商。拔贡出生,曾为“高灿顺”油号店员,因才干群,升为汉口分庄管事。后独自经营,与其子陈秋壁开设“益丰仕”布店、“陈敦仁”药店,并兼加工、自制批、零售业务,且在常德、汉口、上海、杭州等地设有布绸专庄。何健对此父子也做了特别标注:陈氏父子忠厚仁义、为人谦和、任人唯贤,见才不遗。为洪江商界培养了不少经营才俊。

7.杨竹秋,洪江儒商。清末秀才,知书达理,胸存抱负,为循孝道,替慈母之劳,弃官不就。1894年与人合资,独支门庭,掌管家业。开创名牌“杨恒源”油号。何健对此人的标注是:经营之余热衷于古玩收藏。

8.周质云,洪江义商。13岁来洪江学徒,后独自经营纱布、生漆、桐油。苦心磨砺,俭而忘其苦,勤而忘其劳,广交游、重承诺、见诚信,富而不忘本,济困扶危,资助乡里,热心公益,人称义商。

9.杨金生,洪江富商。出生寒门,经历坎坷,勤于打拼。做陶瓷生意起家,后经营黄豆、牛皮、水银、木材,创名牌“怡昌厚”、“慎昌森”。虽为富商,生活却极为俭朴,但待人厚道,慷慨大方。

至于张家等其他洪商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民国当大帅 最新章节第090章 镇守使,网址:https://wap.at55.net/45/45759/90.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