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51章 革命的红利

“老子在6军部挂号二个月啦,为什么见不着黄总长?我们从广西风餐露宿的走到南京来参加北伐,结果现在却没人管也没人问。眼下是春寒时节,士兵们个个是饥寒交迫,你们6军部就是这么对我们的?”

每天这样的戏码要演个十几回,留守府的接待员早就没脾气了,起先还有过和讨薪军官肢体生冲突的事情,现在接待人员见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幅泥菩萨的样子摆在哪里。

黄总长因为手里没钱,根本不敢见这些来索饷的军人,自己这些负责接待的自然就成了出气筒。

来自后世的王振宇自然也知道这个留守府是个烂摊子完全是袁世凯想出来损招,他一个大子也没给,只给了黄兴一个留守的名头就跟那看革命党人的笑话了。当然也不能说袁世凯就是个大坏蛋,实际上这位袁大总统现在的情况也不比黄兴强多少,北京政府早在清末就没钱了,不然也不至于连镇压革命的军队都派不出。现在的北京,同样是财政困难,革命之后,所谓的中央能控制的范围实际也就北方数省,地方各省的解款均被实力派们给截留了。如今是穷的一分钱都不出,军队欠饷普遍过三个月。而中央财政主要收入来自盐税和关税,可这两个大头很不幸,都被不争气的清政府抵押给洋人了,而四国银行团就是利用了这一点,逼迫老袁签下条件非常克扣的善后大借款,因为只要列强不承认北京政府,那么袁世凯就别想从列强控制的关税和盐税里拿到一分钱。这就是当时中国的悲剧,后世的人只知道讽刺和谩骂袁世凯签订这么不平等的善后大借款,却不知道这深层次的东西,为什么袁世凯签订条件很温和的比国大借款的事情为四国银行团得知后不得不放弃这笔结款,即使是在已经有25oo万银元到账的情况下。袁世凯要的根本不是这笔跟敲诈没任何区别的借款,而是希望能以此获得列强的承认,然后中央的名义拿到本来就属于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当袁世凯最终拿到这笔贷款之后,他还是从中划拨了罗到自己麾下的历史名人私交太密。展太顺利的话未必是好事,弄不好不是帮人家而是害人家了,还是让他们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最好。

随后就是训话,王振宇公开表示愿意回家的,可以路费,不愿意的,就留在这里做预备军官。

同时把这三百多人这半年的欠饷一次性给了。学兵月饷才四块,不多,留守府照样给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南京的财政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难怪孙中山会毫不犹豫辞去大总统职务让袁世凯窃国啦,因为最实际的情况是家里穷的没东西可偷了,还防的哪门子贼啊,窃吧,窃吧。

这帮学生军回去广西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前途,目前广西掌权的可6荣廷等人都是土匪出身,自然不会认这些正规军校的学兵了。因此除开黄绍竑等少数人外,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了第九旅。王振宇虽然有些心疼黄绍竑这个历史名人,但是言出必行,他当即给三十个要回广西的学兵每人再补十元路费,并且温言以告:孩子们,回去没工作混不下去的话,记得回来找叔叔我哦。

接着就是消化这些新成员了,王振宇将余下的二百八十人分组成了二十七个班。任命李宗仁,白崇禧,俞作柏,廖磊,李品仙等二十七人为代理班长。每个排分一个班,算是初步打散了他们。

然后王振宇和杨万贵一起负责这些新部队的安置事宜,他先是给这些学生军换了新军装,然后一个班一个班的送到各个排里去。还反复叮嘱各排排长不得欺负新来的,不得搞地域攻击,违者二十军棍。这些亲民的举动让李宗仁等广西学生军对其观感极好,加上刚来这里,又是补欠饷,又是提拔军官,因此大家的士气都很高。
本章已完成!

回到民国当大帅 最新章节第051章 革命的红利,网址:https://wap.at55.net/45/45759/5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