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41章 战争降临(四)

在阎锡山的晋军之中,有这么一群人存在。他们原本是太原讲武堂的毕业生,从毕业之初就深得阎锡山的信任和重用,在晋军之中一直是中层军官的主体。民国六年的直皖,直奉战争结束后,一度亲临前线观战学习的晋军高层商震、徐永昌等人深为新的战争方式所震撼,纷纷敦促阎锡山改革晋军。而阎锡山改革晋军的办法也很有他的个人风格,当时国民政府代表提出的办法是派遣应届毕业的军校生进入晋军任职,这个办法在他看来很容易导致军权旁落。他的办法是把晋军中一批二十五到三十二岁之间的军官,以傅作义为代表派到武汉学习两年。在他看来这些人至少不会背叛自己,可他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繁华的南方对于这些深居山西的青年军官已经成熟的思想也许产生不了巨大冲击,但是却能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晋军营长楚雄飞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年二十治总统道:“徐总统,帝国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虽然我对于你这样一位尊奉孔孟的文治总统我一直是十分敬佩的,但是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帝国出兵护侨也是迫不得已,请您理解。至于可能造成的误会,我只能是深表遗憾。。。”

说完小幡酉吉就丢下瞠目结舌的徐世昌大总统扬长而去,徐世昌气的只能流眼泪。

次日,老泪纵横的徐世昌在梦中病故,这次连辞职都省了。。。

在南方诸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在黎元洪被段祺瑞武力驱逐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空头名号,所以大家可没有停止一天工作为国家元奔丧的惯例。北京那边好歹还假惺惺的下令全城白素,为徐世昌大总统服丧。而在南京,一切照旧,甚至在国民大会里,十月十日这一天变得更加热闹了。。。

不知不觉中,国民大会这个最初只是为了协调各派利益的立法机关逐渐成为了南京的权力所在,所有涉及政治,经济的政策决策最后都需要由国民大会两院来审议和通过。久而久之,国民大会的议员席位也变成了香饽饽,竞争变得愈激烈。而国民大会这个权力机关所在也也从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大礼堂迁到了南京市政府花费三年时间修建的,位于中华广场右侧的(中华广场紧邻长江路,正面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左侧是大行宫,背面则是国民饭店)国民广场(今江苏省美术馆)。整个广场由一万平米的大理石广场和六层高占地四千平米的带双塔办公楼组成,广场上带有历朝英雄人物雕像(含岳飞,文天祥,袁崇焕,林则徐等)以及自由火炬和**权杖的象征性雕塑以及喷泉,而办公楼则集中在双塔楼,又称东西楼,东楼是参政院的办公区,西楼是立法院的办公区,中间则是气势恢宏,最多可以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整个礼堂由一个正厅以及五十个副厅组成。总之国民大会这个机构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大气,越来越庄严了。。。
本章已完成!

回到民国当大帅 最新章节第441章 战争降临(四),网址:https://wap.at55.net/45/45759/44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